中央銀行彭總裁即將在2018年2月底就要任期屆滿了,由於這個重要的職務不是服務少數幾家台灣的企業,而是要讓整體經濟運行平穩,所以對台灣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也因此從去年底台灣各界就開始有許多的討論與臆測未來央行總裁的人選。筆者前幾天看到關於中央銀行新總裁人選選項的一則新聞〈從川普用人哲學 看央行總裁人選〉內容提及三個可能性: 一、可以從央行內部拔擢,二、從大學裡聘請經濟學者或教授擔任此職務,三、尋求職業政客。
筆者對前兩項沒有甚麼意見,並且大致同意其所指出的優缺點。但對於尋求政客成為新一任的央行總裁,老實說,在台灣這個以政治掛帥並且專業不被充分尊重的社會氛圍裡,則是認為非常不妥的選項。主要的理由是在二戰過後,從總體經濟學理深化的過程中與經濟的歷史事件上來看,經濟學界得到一個很重要的學術結論:央行必須適度地保持獨立性。
央行獨立性擁有許多優點,簡單來說,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可以讓國民持續對本國貨幣有一定程度的信心,讓貨幣價值穩定度提高,減少經濟的動盪。
當指派政客成為央行的最高領導人時,就算他/她有財經專業的背景,但因為長期的政客身分或角色,導致在決策的過程中,會納入許多自身的慣性思維,具體來說就是選舉或其他政治因素的考量。也就是說會把財經專業放在一邊,聽命於指派他/她的老闆(們),因此在任期內一定會做出許多非財經專業考量的政策決定。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都是政府指派的總裁,為什麼第一與第二選項所選出來的總裁不會受到政治干預呢? 沒錯,在高度政治化的台灣內部裡,也許不能保證不會受到政治影響,但這是機率發生高低的問題。筆者相信,從前兩項背景所產生的總裁,若相較於由選舉產生的政客們,由於在專業上有一定的堅持與較高的標準,再加上更不善於操弄選舉的語言與考量選票的利益,也因此,在面對政治壓力來臨時,會有一定的抗拒力,比較不容易妥協。
經濟理論主張和許多經濟學術文獻證明,中央銀行盡量不要受到任何政治力的影響與干預,並要賦予特殊的獨立地位。主要是因為,不受節制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會讓惡性通膨發生的疑慮加深。如果貨幣政策的制定不能與滿腦子都是選舉的政客脫鉤的話,決策者所實施的政策通常是不會考量經濟現況或病因,一律是採用最大膽、最寬鬆的經濟政策來刺激經濟成長,好讓一時看似亮麗的經濟表現成為自己日後在選舉時可大力吹噓的政績。不過,由於貨幣政策只能影響短期經濟的表現,長期經濟成長率(trend growth)不會受到政策的影響,如果拉長十年或二十年主要的經濟數據平均,我們會發現只有物價會上升。也因此貨幣政策的制定最好是要交由一群在中央銀行工作的經濟專業人士來負責,並給予一定的空間與權力,由他們做出專業的判斷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