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發會(UNCTAD)21日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貿易報告,指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5%,各國貿易復甦乏力,前景仍不明確,不過東亞經濟體振興經濟的表現仍領先於西方國家,台灣、中國、越南是少數出口逆勢增長的經濟體,這三個國家也是最早成功抑制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國家。
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各國的國際貿易量都下滑,跌幅最大的是西亞和南亞地區。東亞防疫表現較好的國家,第三季度出口開始回升,台灣較去年同期增長6.4%,我國迄今共有548宗新冠病毒病例,自大流行開始以來只有7例死亡。越南第三季度出口情況比去年同期增長10.9%,是本季度全球出口增長率最高的國家,越南共1148宗新冠病毒病例,35人死亡。
中國出口第三季度增長8.8%,儘管該國最初疫情爆發相當嚴重,共有9萬1073宗病例和4739人死亡,但在嚴格封鎖控制下,疫情傳播速度已顯著放緩。土耳其也出現出口回暖跡象,但增長幅度微弱,只有0.7%。其他國家正遭受嚴重的疫情反撲,無法重啟經濟貿易,日本、美國和歐盟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下降高達11.6%至9.7%。
Unctad報告分析指出:「2020年第二季度,任何地區都無法避免國際貿易下滑,跌幅最大的地區是西亞和南亞,進口下降35%,出口驟降41%。除東亞外大多數地區截至7月,貿易下降幅度仍然很大。」分析並強調中國貿易量顯著復甦,近幾個月進口貿易額也開始反彈。
富國大量進口醫療產品,窮國買不起
報告還發現,貧窮國家和富裕國家在出口貿易量以及醫療產品貿易方面存在鴻溝。Unctad表示,全球醫療用品貿易額在5月達到頂峰,比去年同期增長74%;今年7月,發展中國家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而先進國家的出口量卻下降22%,這表明貧窮國家生產的基礎產品,通常會出口到富裕國家給當地民眾消費。
儘管富裕國家的貿易經濟低迷,但民眾人均獲得防範新冠肺炎相關醫療產品的途徑是貧窮國家民眾的100倍。報告表示:「雖然可以預期,富裕國家的人均進口新冠醫療產品的數量會增加,但沒想到差異會這麼驚人。」
報告補充說,這種醫療產品近用權嚴重失衡的狀況,將是全球從疫情中復甦的一大阻礙,對於未來平均分配疫苗來說也不是一個好兆頭,「因為就算仍有一些低收入國家正盡力製造國產防護裝備,但他們無法獨立研發疫苗」。UNCTAD報告預測,第四季度全球貿易額將同比下滑3%,今年全年貿易額縮水幅度將在7%到9%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