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學術界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中國的網站重新發表《中國季刊》被刪除300多篇文章。
1/2 We can now confirm that all the articles have been re-posted on CUP's internet portals in China & can be downloaded free of charge
— The China Quarterly (@chinaquarterly) 2017年8月21日
2/2 We fully support this decision by @CambridgeUP . China Quarterly will be releasing a full statement in the coming days.
— The China Quarterly (@chinaquarterly) 2017年8月21日
在此之前,劍橋大學出版社在中國的網站刪除300多篇在《中國季刊》發表的文章。不少學者表示,此次事件將會打擊學術自由。《中國季刊》總編對中方做法深表關注和失望。
《中國季刊》總編提姆‧普林格萊(Tim Pringle)電郵給BBC中文的一項聲明表示,「我們對中國進口機構刪除該季刊300多篇文章和書評深表關注和失望。我們還要指出,這一限制學術自由的做法並非孤立舉措,而是在整個中國社會繼續實施限制公眾參與討論空間的政策。」
8月18日,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負責出版的《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中300餘篇包括六四、文革、西藏和台灣等敏感話題的文章從劍橋大學的中國網站上撤下,此引發學術界討論。
21日,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教授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表示自己發起請願活動,希望大陸高校及學術界勇敢對中國當局審查說不。
包定表示,在中國各大學聘用越來越多外國人之下,當局擔心「這些大學在意識形態上不會遵守北京希望他們說出來的思想」。
請願書指出,學術界相信言論自由和公開交換想法和資訊,「中國嘗試對不符合其喜好的文章主題進行審查…相當令人擔憂」。
據了解,該請願信函已在學界散發,請願書中表示,如果劍橋大學出版社和相關期刊,對中國政府的要求讓步,學界和各大學保留反對他們的權利。
學者反應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孫沛東在微博上說:「《中國季刊》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後者在中國設有服務器,而且跟中國有商業往來。這大概是國外一流中國研究期刊,難以抗拒這種審查要求的原因。從頂級中國研究期刊開始,接下來,我們應該會看到更多國外中國研究期刊,凡是跟中國有商業往來的,都會在『中國審查』面前脆弱不堪。」
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安南堡傳播學院及社會學系教授楊國斌也在微博發文:「當代中國研究最重要的國際刊物,受到如此限制,情何以堪!聞所未聞啊。國內不是在推進當代中國研究嗎?怎麼推進?」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歷史系博士生韓曉明(Jonathan Henshaw)對BBC中文說:「中國閉屏網站及限制得到資訊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持續一段時間。限制取得論文及著作,對中國學者不公,而且對學術交流及研究有負面的影響。」
打擊學術自由 擔憂
成名認為,事件沒有令他太感到震驚。他認為,習近平要緊控知識分子,而此次事件不過是其中的一步。
「早幾個月前,習近平強調就算是中國大陸的社會科學界,發表的刊物亦要以意識形態取向,服務服從中國當權者的意識形態。」
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的莎拉‧庫克(Sarah Cook)對BBC中文說:「這明顯反映當局加強對重要的學術來源的審查。」
「近年中國加強收緊學術自由,這次事件亦符合這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