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充滿聲音與憤怒之處,沈默時刻反而不尋常,最近一次如此喧囂的沈默,應該就是在面對所謂的稅改,林全卸任院長前夕推出稅改留與後任的賴清德內閣,針對如此攸關重大之務,在野政黨幾乎無人關注,連具進步性的時代力量、社民黨也毫無動靜,環諸其他國家,台灣真的不能算是正常國家。
政黨立場易位,馬政府加稅談公平,蔡政府為富人大減稅
這次稅改確實是各政黨的照妖鏡:應該是右派的國民黨政府,卻在馬英九政府任期末,打著追求公平的旗號施行富人稅;相反的,原被視為與左派有親近性的民進黨政府,卻迫不及待大減稅,提出的方案不但是愈有錢的減愈多,而且是資本利得減得多,薪資所得相對減得少,這和該黨過去減少貧富差距、照顧薪資階層、中產階級的溫暖訴求,相差豈只以千里計。
延伸閱讀:呂紹煒專欄:稅改有助改善貧富差距?平均數告訴你實情
現在回頭看馬政府的加稅措施,應該只是曇花一現,逸出國民黨的右派常軌;相對的,如果民進黨有意在任內來個華麗大轉身,搶攻資產階級選票也並非不可,至少可以提出右派論敘述,才有可能真正的進行政策辯論,而不是假冒全民政黨打混仗;可悲的是,民進黨更有可能是換位置就換腦袋,在施政不順民怨叢生之際,祭出大減稅來塞塞富人的嘴。
有那一個社會民主政黨,不談稅改問題
無論如何,當民進黨位移時,應該是其他進步政黨搶攻的機會,畢竟,任何有「社會民主」之稱的政黨,沒有不重視稅政的,前幾年因《21世紀資本論》紅極一時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在研究200年歷史的貧富差距問題後,優先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課資本稅。然而,蔡政府股利分離課稅的想法提出也近半年,講求社會公平的時代力量與社民黨卻幾乎未置一詞,這種現象到底要如何解釋呢?
如果站在同情的角度看,時代力量即使有5席立委,在朝野對抗的激烈環境下,他們不但影響力小,甚至連發聲的空間也不大,比起當年只有幾席立委的黨外或民進黨時代都不如,當年民進黨票數不如人,但至少保留發聲管道,最後就是靠發言權贏得戰役,也培養出康寧祥、謝長廷、陳水扁等全國性領袖;相對的,在兩黨夾殺下,時代力量即使發聲也常被淹沒。坦白說,這何嘗不是執政黨的陽謀,當每個人都被潑糞,沾染到國會惡鬥罪名,時代力量還能當「小清新」來作為區隔嗎?時力要有影響力,就要找到當年黨外的空間。
到底要更「公平」還是要更「獨」 台灣左派仍有定位問題
然而,更重要的是,台灣的進步性政黨要選擇什麼樣的位置,當民進黨逐漸從勞工、環保、公平立場退守時,時代力量或社民黨敢不敢勇敢的去爭取、去開創進步政黨的空間,還是必須靠著國族立場分食票源,若是如此,戰場完全不同, 時力或社民黨必須靠著比民進黨還「獨」來搶票,那時社會公平可能就是次要議題了。
最重要的是,相對於早年的共產黨,後代的左派政黨不必再抱著階級鬥爭不放,而必須和民主制度共存,然而,這未必代表要完全放棄馬克思,至少馬克思研究經濟學的功力,還是值得後代的社會民主政黨學習的,否則如何在攸關公平的改議題取得制高點呢,也許歸根究底,還是政黨夠不夠認真的問題!否則就如和時代力量關係友善的學運領袖林飛帆所說的,台南的政治氛圍很特殊,明年市長「某黨推個西瓜出來選舉都會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