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銀行業將更艱困!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全球金融,專家預言:到2023年都無法恢復

2020-12-11 14:59

? 人氣

雖然各國政府推出強勁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使銀行放款受益、融資市場保持寬鬆,銀行本身也一直在大量儲備以應對疲軟的資產品質,但是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公司警告,新冠肺炎疫情讓銀行業即將迎來最艱困的2021年,甚至到2023年或之後可能都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標普的基本假設是2021年全球成長大幅反彈,再配合政府對零售和企業市場支持,監管機構彈性監理,以及強健的銀行資產負債表,那麼銀行業的降評潮應該可以限縮在一定範圍內。但若有任何偏離假設的情況出現,就會導致信評進一步下修,特別是目前受第2波疫情衝擊而再次實施封鎖措施的地區。

標普認為,偏離情況的發生主要是基於以下4大風險:

➊ 全球反彈減弱或延遲,以及經濟破壞加劇等。

➋ 政府太早撤回財政政策,讓提供給銀行和借款者的短期支撐變成更長期的困境。

➌ 企業槓桿比率若因經濟疲弱、政府政策變動上升,將拉高企業破產率,進而造成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的壓力。

➍ 疫情危機過後,若房地產遭受的傷害比預期還嚴重,房地產市場恐會轉為疲弱,提高違約風險,進一步削弱銀行信貸品質。

有鑑於疫情以及原油價格衝擊,標普已經下修多家銀行的信用評級,目前已對全球約3分之1銀行前景持「負面」看法。

亞太區金融機構部分,標普9月底時就指出苦日子才剛要開始,今年第4季的下行風險沒有任何緩解的跡象,今年年底前要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準,很可能相當緩慢且具有不確定性!

標普預期銀行業2021年的獲利率將持續低迷且復甦緩慢,但各區域面對的不確定性也會有所差異。

中國及亞太國家打造超級經濟圈

經過8年談判,中國與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及東盟於2020年11月15日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日、日韓間自此建立自貿夥伴關係,這也是中國首次與世界前10大經濟體(日本)簽署自貿協定,有助於拉動整個亞洲經貿活動,特別有利於北亞區域。

RCEP的15個成員國覆蓋了全球人口、出口及經濟體量各約30%,90%以上的產品關稅將在未來10年降至零(部分農產品除外),有助於深化經濟及金融等其他領域合作。

創紀錄!全球債務恐達277兆美元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政府及企業債務快速增加,預計今(2020)年底全球債務將攀升到277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IIF表示,今年9月全球債務總額已達272兆美元,近一半屬於已開發國家,截至今年第3季,已開發市場債務占GDP比率從去年底的380%,升到432%。至於新興市場債務占GDP比重則是近250%,以黎巴嫩、中國、馬來西亞和土耳其的非金融業債務比率增幅最大,IIF預估今年全球債務GDP占比將達365%,高於去年底的320%。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