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米倫親自到巴黎與戴高樂將軍溝通,希望他改變態度支持英國入歐,結果被毫不留情地拒絶。作為戰時盟友,英國感覺遭到了背叛。1963年法國對英國入歐申請投了否決票。
戴高樂警告其他五國,要是接納英國,則EEC面臨解體。1967年11月27日,戴高樂在香舍麗榭宮開記者會發表聲明,說英國對建設歐洲共同體的牴觸根深蒂固,而且英國經濟狀況與歐洲不相配,必須轉型才有可能被考慮接納。這等於第二次否決了英國入歐申請。
成功入歐及以後
1969年,戴高樂辭職下台後,英國第三次申請入歐。接替戴高樂的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總統對英國態度較柔和,更願意傾聽。經過密集的努力,包括「美食外交」,戴高樂的否決被推翻,英國如願以償。時任英國首相希斯1972年1月在布魯塞爾簽約,英國於1973年1月1日成為EEC成員。
當時,英國國內迎新年的狂歡也成了入歐成功的歡慶,跟法國隔海相望的多佛港篝火熊熊,煙火炫麗。
但在國內,跟歐洲的關係始終是分裂朝野的荊刺,堅定反歐派仍有地盤,支持者陣營也不完全都全心全意。工黨、保守黨輪流上台執政,歷任首相歷屆政府,都未能消弭這個分歧,反而都為這個難題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兩大政黨內部都有立場鮮明的親歐、反歐陣營。
1974年英國大選,保守黨下台,工黨首相威爾遜(Harold Wilson)政府執政。工黨在競選綱領中承諾要與EEC重新談判英國成員資格的條款,新政府就職後力主脫歐的外相卡拉漢(James Callagan)即奉命去布魯塞爾重新談判。
威爾遜政府任內,23名內閣成員中7人主張脫歐。保守黨內也分成去留兩派。去留兩派針鋒相對,最後要「讓人民決定」,用公投作決斷。
1975年6月5日,在經濟持續不景氣,通脹、失業率持續雙高的背景下,英國就是否脫離EEC舉行公投,結果是67.2%支持留在EEC。
兩大主要政黨的脫歐派和留歐派在公投前都到全國各地爭取支持。後來的保守黨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當時立場鮮明地親歐,執政後堅決要脫歐,最終為此下台,揮淚離開唐寧街。
柴契爾說「No!」
整個80年代,歐洲問題在英國國內始終是個分裂因子。1979年大選,工黨採納了反歐洲共同市場的立場,但到1983年,在黨魁金諾克(Neil Kinnock)領導下,轉型成了親歐政黨。
而保守黨政府內部佔上風的脫歐派對歐洲的疑慮、戒備越來越重。到了1988年,柴契爾夫人直言集權式的歐洲共同體對英國將意味著哪些「噩夢」。她每年向布魯塞爾抱怨英國貢獻大於收獲,不合理,要求補償;對日益由德國主導的EEC和經濟、政治加速一體化目標日益明確的歐洲也更加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