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師表〉可以看到劉禪所代表巴蜀厭戰的人心,但漢語的定式思維中,分辨忠奸比還原真相來得重要。正是這種長期的集體怠惰,讓後人看不到諸葛的戰略偏執。
父:諸葛亮利用大霧接近曹軍水寨,船上都是稻草人,準備接收敵營箭枝…
小童:可是諸葛亮之前不是說過「欲破曹公,宜用火攻」?如果這時候曹操這邊有人射出著火的箭,那他的船不就全燒光了?
父:…。因為曹操沒想到…因為這故事不是真的…因為諸葛亮是忠臣,所以大家都講他的好話…。
「借箭」故事並非全然虛構
小童的疑問,讓草船借箭這個千古傳奇一下子杯(網文,音同悲劇)了。他爸爸在窘困之後才說出的真相,實因羅貫中與歷來的讀者皆偏愛孔明,以至於不能或不願戳破這個冒進危險的戰術。草船借箭至今仍是高二國文的第十課,在國文的教師手冊中也載明「借箭為虛構的故事」,但建議教師引導學生「省思人際的互動,培養與人為善,洞燭機先,遇事冷靜的處世態度…從歷史的興衰起伏中,得到可貴的人生啟示」。
其實是否虛構並不是關鍵,問題在於傳統教學看似優游於文學的想像,其實卻讓思辨與對詰止步。如果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google一下,就會發現「借箭」真有其事,載於三國志轉述自魏略,時間在赤壁之後五年(建安十八年),主角是孫權。從曹魏官修史的角度,這只是一次因為敵方偵查而偶發的火力展示,並無勝敗可言。但後來的話本陸續改編,把精采的橋段都加在諸葛亮身上,最後以羅貫中的版本集大成。
諸葛亮親書的出師表也在高中文言文必選之列,如果草船借箭可以反被「火攻」,我們該如何與學生討論前後出師表?
對岸西安有位學者胡覺照,是諸葛亮與蜀漢史觀的長期批判者,他主張以華歆的「止戰疏」代替出師表,華歆在此疏中,勸諫新登基的曹丕多「留心治道,以征伐為後」。我的建議是讓學生將兩文並讀,而且盡可能旁及相關史料,目的在於還原三國的歷史原貌,來理解諸葛亮的明言的文意與未明言的意圖。
魏蜀吳三方在土地與人口的比例為何?如果要從蜀中運一包糧食到兩軍對壘的漢中,需要消耗幾倍的糧草?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是否存在根本的缺陷?司馬懿為何採守勢就足以讓蜀軍退兵?在計量史學的協助下,數據與史料都不難取得。而國文老師不用把這些問題推給歷史課,只要請幾個高中生用一兩個禮拜的時間,他們就可以做出令人驚豔的多媒體簡報,問題在於傳統教法的出師表會講不下去。
維持現狀與復國派的路線之爭
諸葛亮少有大謀,協助劉備鼎立一方。位居宰相卻不篡蜀稱帝。在三國亂世中,實屬難得。千載之下杜甫與岳飛都為之感動,而這些真實的感情絕非無稽。出師表的作為老臣對少主的殷殷告誡,其實是一個絕佳的政治解盤與戰略分析的啟蒙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