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修觀點:沒有中心的「一」可能嗎?

2018-01-07 06:20

? 人氣

以太坊(Ethereum)是像網路一樣的基礎建設。

以太坊(Ethereum)是像網路一樣的基礎建設。

蒙元帝國,列寧與乙太坊(Ethereum)有什麼共通與相連之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人們在13至14世紀,以武力征服實現了歐亞大陸的一體化,這是近代全球化進程的源頭,當時諸蒙古間的綏靖就幾乎是世界和平。雖然在15世紀末地理大發現之後,全球化的主場已經移轉至西歐與海洋,但歐亞地緣的架構仍在。分處東西的俄羅斯和明清,都是蒙元帝國解體後的板塊,現今中俄的輪廓與量體,都可說是蒙元的遺贈。

百年前十月革命產生了蘇聯,領導者列寧主張取消民族國家,等德法等國革命成功後一起組成歐洲合眾國。但西歐革命並不成功,國家也始終沒有被取消。列寧最大的遺產在於把歐亞大陸的大部分串接成了非資本主義的陣營,而俄中在其中分屬東西。即使後來中蘇分裂,蘇聯解體,但世界並未依老牌殖民國家的意志來劃界及運作,而現今有能力美國霸權的挑戰者,還是不出中俄。

今年適逢俄羅斯「十月革命」一百週年紀念日,大量珍貴黑白照釋出,讓世人得以窺見當時的革命氛圍,列寧。(AP)
「列寧最大的遺產在於把歐亞大陸的大部分串接成了非資本主義的陣營,而俄中在其中分屬東西。即使後來中蘇分裂,蘇聯解體,但世界並未依老牌殖民國家的意志來劃界及運作」(資料照,美聯社)(AP)

乙太坊是區塊鍊(block chain)在比特幣之後的升級版,以加密運算的智能型合約,讓參與者形成一個「共享但無法被篡改的訊息平台」。這類技術對社會經濟最重要的衝擊就是讓交易與管制去中心化。即使加密貨幣目前並不能取代主權貨幣,但乙太坊的進展,讓人類開始認真思考一個沒有央行的經濟生活。乙太坊的創始者Vitalik Buterin,1994年出生於俄羅斯,他後來的發展主要在北美,但與兩岸都有連繫。

此三者,都對原有體系產生顛覆性的衝擊,是舊秩序的裂解者,但同時他們也是新體系的創生者。三者都與一個關鍵問題相聯繫,就是在一個體系之中,是不是一定要有個支配性的核心?

所謂「一」,可以是基於某些價值的運作秩序,也通常具有普遍性企圖的話語體系,宣稱「除此無外」。 「一」是被抽象成共同體的陳述,如果再加上源起或祖先的附會,很難不成為國族迷思的來源。大部分的文明,絕大多數的宗教與政治體系都在此類。而「一」之中的核心,則是足以支配局面的關鍵少數甚至是個人,例如公司資本的大股東,政治動員中的政黨領袖及國際關係體系中的超級強權。

核心問題對於蒙古征服者來說,答案是肯定的。蒙古密史就曾記載成吉思汗引用「身有首,衣有領」,來說明領袖的重要性。但若以他身後的四大汗國互動來看,身處大都(今北京)的忽必烈,似乎更多時候是個糾紛的仲裁者,而非直接統治其他的汗國。對於列寧而言,一個嚴密的黨是革命與統治不可或缺的核心。雖然列寧一直對大國沙文主義保持警惕,但他來不及回答的是,蘇聯該如何處理中心與邊陲,首發與後進的關係。至於對乙太坊的創始人及使用者來說,去中心化照樣可以維持體系運作並擴張,但目前的應用大多侷限在少數的商業社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正修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