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過的2020年堪稱全球「極端天氣之年」,打破多項氣候紀錄:大規模野火在澳洲、美國、西伯利亞、巴西延燒,強烈颶風重創中美洲,地球另一端的馬達加斯加與辛巴威則遭遇大旱,農作欠收導致數百萬人陷於饑荒,「超級氣旋」在印度和孟加拉引發大規模洪災。而儘管適逢能降溫的「反聖嬰」現象,2020年仍是有紀錄以來的最熱年度之一。《時代》雜誌在2020年末刊登專文,展望2021年全球氣候動態。
《時代》(TIME)強調,儘管無法證明單一極端天氣事件是由氣候變遷導致,但科學家已經證明,若沒有地球暖化的驅動,許多在2020年上演的極端天氣幾乎不可能發生,個別事件就像是氣候系統產生改變所發出的徵狀;隨著「後新冠世界」揭開序幕,一度因全球大封鎖而減少的暖化元兇——溫室氣體排放量——再度強勢反彈,又將對全球氣候帶來什麼影響?
We made it to 2021!! Now, what should we expect for this new year? via @TIME https://t.co/RkfWE55miF
— The Climate One Podcast (@climateone) January 1, 2021
誠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氣候科學家斯溫(Daniel Swain)所言,今年也許不會像2020年般驚心動魄,但仍可能發生更多極端天氣事件,「以科學的角度來說,2020年與過往年份相比,或許是特別極端的一年;(但)展望未來,更有意義之處在於2020年並不『反常』。」
水——颶風、氣旋來襲
由於反聖嬰現象(La Niña)為颶風的誕生創造有利條件,2020年夏季的大西海面相當熱鬧,颶風季共計生成30個被命名的風暴,其中13個發展為颶風,數量寫下史上新高紀錄。颶風莎莉(Sally)在9月襲擊美國阿拉巴馬州、佛羅里達州,造成逾50萬家戶停電; 11月,颶風伊塔(Eta)、約塔(Iota)接連肆虐中美洲,我國友邦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遭遇重創,洪水與土石流淹沒城鎮與田地,釀成慘重傷亡。
雖然學界尚無確立颶風數量與氣候變遷的關聯,但美國科學家組織「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主張,氣候變遷已對颶風特性產生影響,使其風速更快、夾帶更豐沛的雨量,也因此更具破壞力。而據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氣象學家的初步預測,2021年颶風季比常態更強烈的機率約為6成。
火——高溫、乾旱、野火
2020年的全球均溫較工業化(1880年)前高出1.15度,是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但考量到該年為異常升溫的「聖嬰年」(El Niño),而2020年則是理應降溫的反聖嬰年,奪下歷來第二熱的頭銜依然令人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