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維持獨立精神,需要更多群眾資助的新聞模式

2021-01-05 06:30

? 人氣

9年來weReport資助60多個提案,協助有志成為獨立記者的人在平台資助下展開報導工作。而它的影響不只限於獨立報導,2011年促使「卓越新聞獎」增加國內第一個「調查報導獎」,帶動國內主流媒體調查報導風氣。weReport想做的事已有人接棒且開展出更大的可能,此時結束是一個合適的決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獨立記者的資源正在減少中

倒是胡元輝在臉書文末問了幾個問題:「今日的新聞環境如何?新聞生態是否比weReport成立時更健全?群眾資助新聞模式是否已不再有需求?」

而身為獨立記者,我更想問的是:「台灣是否還需要獨立報導?獨立記者是否還需要資助?相較當年,獨立記者能獲得的資源是增加還是減少?」

事實上,這些年來想做獨立記者的年輕人只有更多、沒有更少,但真正能成功轉型的卻相反,只有更少、沒有更多,問題就出在資源上。10年前獨立記者的發展有其得天獨厚的環境,那時臉書、網媒還不盛行,獨立記者補上主流媒體報導的空窗,有了類似weReport的贊助資源後,單一議題很容易受到矚目。

而當時主流媒體的營收還沒受到網媒衝擊,可以給出較好的稿酬跟獨立記者合作,某種程度促成獨立報導的發展。但隨著紙媒營收下滑、網路收入也還來及補足時,原本想拓展公共議題的主流媒體,又回到保守的安全網,昔日與獨立記者的合作關係也在崩解中,即使有,能出得起的稿酬也愈來愈少。

在這種情況下,像李惠仁這麼有知名度的獨立記者已站穩腳步,可以找到繼續報導的資源,但後來投入的獨立記者卻沒有這麼幸運,連帶影響投入的意願。雖然獨立媒體愈來愈多,但受限於捐款額度,聘任的記者人數也有限。因此,要鼓勵更多獨立報導發展,weReport的資助環境依然重要。

需要更多的群眾資助新聞模式

另外一個問題是,有了臉書、網媒、連主流媒體都做調查報導之後,這個社會還需要獨立報導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主流媒體雖然也做調查報導,但多半屬於任務型,而且專題跟日常報導的觀點有很大的出入。

以環境議題來說,主流媒體做專題時都會批評不當土地徵收,但平常新聞寫到徵收事件又會用「社子島開發停滯」、「延宕8年的台南鐵路東移」、「只剩下2個釘子戶」等歧視反對徵收者的字眼。另外寫專題時會批評產業耗水耗電,但遇到台積電環評沒過時,又會用「環評卡關」來暗指開發受阻撓。

但這種情形其實很難避免,如果媒體的廣告只剩下政府廣宣、建商、財團時,媒體會如何選擇報導觀點,就不用再多說了。

回應胡元輝的提問:「今日的新聞生態是否比weReport成立時更健全?」這個可能有各種看法,而時代潮流的改變,也不能只用過去的標準來檢視。至於下一個提問:「群眾資助新聞模式是否已不再有需求?」其實大家都有答案了。

媒體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媒體營收不易也是事實,要兼顧營收、又要堅守報導品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不論主流媒體還是獨立記者,需要更多群眾資助新聞的模式,期待weReport的結束,有更多的接力出現。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