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美感,要從「上位者」教育起!

2021-02-22 05:50

? 人氣

「鋼彈」造型的校舍設計。(作者提供)

「鋼彈」造型的校舍設計。(作者提供)

近年來,台灣社會已意識到「美學」的重要性。台灣經歷經濟起飛,與世界接軌交流後,越發讓自己覺得環境「美學指數」之低落。儘管台灣錢淹腳目,但毫無章法與紀律可言的人造設施,包括鐵窗、招牌、指標、鐵皮屋頂,卻也淹沒了我們的心靈。在外國人前面我們抬不起頭來,在自家人前面我們也不願抬起頭正視我們眼下的環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倡導美學」,「提升文化水平」的呼籲,不時興起。「美學」的提振,畢竟要從常民的素養做起;「教育」,是根本之道。

教育部受社會之期許,自102年起由知名建築師漢寶德教授提出「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引導學生覺知與賞析外在事物的美。實驗課程之內容,以「比例」、「色彩」、「質感」、「構成(元件)」、「結構(系統)」、「構造(方式)」等六項元素的理解與品鑑為核心,將之融入到中等學校的課綱中。

教育部目前正以「美感即生活——從幼扎根、跨域創新、國際連結」為理念,推動第二期「美感教育計畫中長程計畫」。教育部的努力值得肯定。

這一股「美感教育」運動,也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校園環境美化了、學校教育活潑了、文創產業興起了、視覺藝術蓬勃了,甚至如臺鐵等老舊體系也跟著改頭換面了。但從一些例子中,我們也不得不說,投入那麼大的人力、物力,卻總有「事倍功半」之感。

當我們看到圖一桃園某小學的校舍設計時,不禁會懷疑我們「美感教育」是否存在著什麼潛在的問題。據了解事實者告知,這所學校的「長官」就是堅持校舍要這樣的「鋼彈」造型。

「鋼彈」或許是一種流行的「形式」,很多大人、小孩都喜歡。對許多人來說,「鋼彈」確實會帶來某種「美感」。如果「鋼彈」是桃園的美學標準,那我們也無庸置喙,但如果走過附近的民眾都為之側目時,我們就要問「少數人的美感經驗,能不能強讓大眾接受」,尤其像校舍這樣具有重要的公共性意義的設施。

「美」有許多的意涵,除了色彩、比例、構圖等形式之外,更有文化性、地方性、象徵性的因子必須同時兼顧。如果只因為其中單一的因素,而認為「美」,作為美感教育場域中的代表性物件,這對被教育者而言,是會產生「以偏概全」的「示範」性作用。

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Accord14 ∕維基百科)
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Accord14 ∕維基百科)

另外一個例子,是前幾年發生的「高跟鞋教堂」的案子。交通部觀光局想為嘉義布袋港製造一個「亮點」,以振興地方產業。最初的發想,是源自早年烏腳病肆虐,許多女性因為截肢,結婚時不能穿高跟鞋過火,觀光局根據這樣的歷史背景,想要建一棟高跟鞋外型的「教堂」。這個發想,頗有一些意思!但設計發展到後來,竟變成西方童話灰姑娘的玻璃鞋。

在北回歸線底下蓋一棟全玻璃的教堂,裡頭除了一面液晶電視,什麼都沒有。這個時空錯落,場景錯置到相當無厘頭的設計結果,純粹只是為了吸引人注意。觀光局為地方用心之良苦,用情之深,固然讓人要為其企圖心鼓掌,但整個結果,豈止是「讓人雞皮疙瘩」可形容!這個建設項目確實製造了話題,但到訪打卡人數從單日數萬人,目前已降到一年不到數萬人。

臺東豐源國小的希臘式建築風格。(Bevis Chen ∕維基百科)
臺東豐源國小的希臘式建築風格。(Bevis Chen ∕維基百科)

第三個例子,是台東豐源國小。以希臘式的建築風格,矗立在原住民特色豐富的臺東海邊,並以地中海形式作為校園的亮點。這樣的校園環境,就美學形式而言,不算太差;但如論「美感」的價值觀,卻難免讓人有東施效顰而沾沾自喜之憾。

這不是「中西」之爭、也不是「意識形態」之辯,而是一個教育場域是否應思考「建築—形式—文化」間的關係、讓民眾了解「環境的形成應根植於地方」的問題?抄襲不是全錯,但如果一昧以世界知名舶來品為價值,將失去「美感」經驗中很重要的自我定位的立足點,這會是「美感教育」的一大缺憾!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