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稷安專文:風與海洋所交織而成的認同

2021-03-24 05:10

? 人氣

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汶來等的鍍金地圖。(Kartapranata ∕維基百科)

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汶來等的鍍金地圖。(Kartapranata ∕維基百科)

在閱讀英國資深記者菲利浦.鮑靈(Philip Bowring)所著的《風之帝國:全球貿易的關鍵地帶,海洋亞洲的盛世繁華》時,我都會忍不住在想,這樣的一本書,會陳列在書店(無論實體或網路)裡哪個類別的架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似乎不成問題,答案簡單明瞭,「人文社科」或「歷史」等知識類別,一定是當然的首選,無需多想,頂多就是更細緻的分類,如「海洋史」、「全球史」等分項。這幾年相關研究喊得震天價響,從海洋或全球的角度衡量過去人類的歷史,已成為人們看待歷史的全新視角,市面上針對不同的海域、不同的議題出版了許多專著或通論。

《風之帝國》從史前一路談到近代,順著時序,如同百科全書交待了作者名之為「努山塔里亞」(Nusantaria)這一般人習慣稱之為東南亞海域上,各島嶼所串連起來的歷史發展。相對於以「大陸」為中心的亞洲歷史,這片由太平洋到印度洋,包圍著從中國到印度的袤廣海域,它的過去對大多數人是完全陌生的存在。《風之帝國》當然可以昂然而立在歷史知識類的書架上,提醒著人們留心這片海洋的過去,以及了解過去之後對當代的重要。

更何況,這還是出自於一本非虛構寫作的記者手筆,以報導的視角和口吻,將當前學術最前緣的知識轉譯成平易近人的文字,遠勝過許多專業論著的生硬。

可是也正因為本書這些特色,讓這本書似乎有了不同的閱讀可能。由印尼、菲律賓和部分馬來西亞所構成南島群島,其實是在離臺灣不遠的南方,但我們對這些近鄰實在太過陌生,談及歷史我們更是習慣面向大陸、朝向北方,經由文化的認知在心態裡改變了臺灣實際存在的地理位置。對這片海域上大小島嶼的未知,再加上作者的書寫功力,使得這本歷史著作竟產生了某種文學的閱讀趣味,像走入了馬奎斯的《百年孤寂》裡虛構的市鎮馬康多,或者艾可在小說裡引經據典還原的中世紀。

隨手翻開一頁,任選一段,都是一則扣人心弦的故事。那些經由學界嚴謹析理出的專業發現,因為未知或因為陌生,更由於作者那精心的問題意識和洗鍊的文字功力,竟產生類似甚或超越虛構小說的閱讀魅力。即使《風之帝國》被錯擺在文學類的架上,它依舊可以在周圍的文學創作中抬頭挺胸。

不論是對這片海域歷史的知識或到好奇,或想要感受那來自故事的魅力,《風之帝國》都是最好的選擇,既能了解學界對東南亞這片海域歷史的分析和索求,又能進一步被這些知識所集合的大小歷史圖像所吸引甚或感動。

能夠達成這樣難得的雙重效果,不只出於我們對這片海域陌生,更確切地說,是作者刻意的讓讀者對這段歷史陌生化。從使用「努山塔里亞」這樣一個可以上溯至十三世紀,位於爪哇島的滿者伯夷帝國所用的稱謂,來寬泛指涉「整個馬來世界,同時觸及臺灣、馬達加斯加與馬里亞納群島,在歷史上也跟泰國海岸、華人、泰米爾人等等有聯繫,同時與區域內西方和東北方的各個民族有貨物、人口與思想方面的交流」。避開過於明確的界定,也不使用一般人習慣使用的「東南亞」,而十九世紀之後這段大家比較聽聞的歷史,在書中也僅占非常有限的篇幅。凡此,都努力地想把讀者從自己對這片海域的既有印象中抽離,去除刻板的偏見,回歸一張白紙的狀態,重新描繪在這海洋上波瀾壯闊的歷史起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