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貨輪災難,但不是因為任何一艘船爆炸。」
全球現役最大貨櫃輪之一的台灣長榮海運「長賜輪」(Ever Given),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擱淺超過2天,長達400公尺的貨輪斜向停在運河中間,船身把整個運河都擋住了,導致「大塞船」,超過150艘載有石油、汽車零件和商品貨物的輪船受困於運河當中與運河兩端港口。全球供應鏈早已因新冠疫情而受到重創,長賜輪塞住歐亞之間的船運大動脈,將使物流更晚到達,後續索賠總額恐達數百萬美元。
多久脫困?快則2天,慢則幾周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杜拜航運物流公司「海灣代理公司」(Gulf Agency Company)表示,長賜輪(Ever Given)已經部分脫淺,並在當地時間24日下午開始被撤往河岸邊。該公司在網站上說:「一旦將其拖移到另一個位置,船隻隊伍和交通將會恢復。」美聯社(AP)報導說,還至少需要2天才能重新開放運河。
但是移動龐大的長賜輪並非易事,船舶經紀公司Braemar告訴《法新社》(AFP),如果拖船無法移動船隻,則可能必須用起重機船將長賜輪上的一些貨櫃卸下,以減輕重量,「這可能要花費數天甚至數週的時間」。
即使長賜輪立刻脫困,交通流量也仍會暫時中斷。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首席分析師桑德(Peter Sand)解釋:「一旦障礙物被撤離,各家船隻將爭搶彌補先前浪費的時間,這將讓吞吐貨物的港口面臨挑戰。」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uez Canal Authority)指出,長賜輪長度約400公尺、寬59公尺、重達22萬噸,從中國搭載數百個貨櫃出發航向荷蘭鹿特丹,於埃及時間3月23日上午8時左右,從紅海北向進入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時,在河口南端6海里處,疑似受瞬間沙塵暴的強風吹襲,能見度過低、無法駕駛,造成船身被風吹離航道,意外觸底擱淺。
「大塞船」影響?供應鏈大亂、原油價格上漲
蘇伊士運河運輸服務業者Leth Agencies表示,現在這100多艘等待通行的船隻,約有30艘在運河南側與北側的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等著,另有40艘在地中海沿岸靠近運河的塞得港(Port Said)港口,剩下約30艘在紅海的蘇伊士入口處停泊。為了緩解交通擁堵,運河已重新開放部分老舊航道。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的重要外匯收入來源,開鑿拓寬後可處理全球12%的海上貿易,連接地中海到紅海,提供亞洲和歐洲之間的最短海上渠道,去年有近1萬9000艘船舶通過,即每天有50艘以上貨輪進出,其中不乏載運波斯灣國家大量原油和天然氣的油輪向北行駛到歐洲,和運送俄羅斯能源的船隻向南行駛到亞洲。據統計,全球約10%的海運石油貿易都要經過蘇伊士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