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貨輪災難,但不是因為任何一艘船爆炸。」
全球現役最大貨櫃輪之一的台灣長榮海運「長賜輪」(Ever Given),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擱淺超過2天,長達400公尺的貨輪斜向停在運河中間,船身把整個運河都擋住了,導致「大塞船」,超過150艘載有石油、汽車零件和商品貨物的輪船受困於運河當中與運河兩端港口。全球供應鏈早已因新冠疫情而受到重創,長賜輪塞住歐亞之間的船運大動脈,將使物流更晚到達,後續索賠總額恐達數百萬美元。
多久脫困?快則2天,慢則幾周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杜拜航運物流公司「海灣代理公司」(Gulf Agency Company)表示,長賜輪(Ever Given)已經部分脫淺,並在當地時間24日下午開始被撤往河岸邊。該公司在網站上說:「一旦將其拖移到另一個位置,船隻隊伍和交通將會恢復。」美聯社(AP)報導說,還至少需要2天才能重新開放運河。
但是移動龐大的長賜輪並非易事,船舶經紀公司Braemar告訴《法新社》(AFP),如果拖船無法移動船隻,則可能必須用起重機船將長賜輪上的一些貨櫃卸下,以減輕重量,「這可能要花費數天甚至數週的時間」。
即使長賜輪立刻脫困,交通流量也仍會暫時中斷。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首席分析師桑德(Peter Sand)解釋:「一旦障礙物被撤離,各家船隻將爭搶彌補先前浪費的時間,這將讓吞吐貨物的港口面臨挑戰。」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uez Canal Authority)指出,長賜輪長度約400公尺、寬59公尺、重達22萬噸,從中國搭載數百個貨櫃出發航向荷蘭鹿特丹,於埃及時間3月23日上午8時左右,從紅海北向進入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時,在河口南端6海里處,疑似受瞬間沙塵暴的強風吹襲,能見度過低、無法駕駛,造成船身被風吹離航道,意外觸底擱淺。
「大塞船」影響?供應鏈大亂、原油價格上漲
蘇伊士運河運輸服務業者Leth Agencies表示,現在這100多艘等待通行的船隻,約有30艘在運河南側與北側的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等著,另有40艘在地中海沿岸靠近運河的塞得港(Port Said)港口,剩下約30艘在紅海的蘇伊士入口處停泊。為了緩解交通擁堵,運河已重新開放部分老舊航道。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的重要外匯收入來源,開鑿拓寬後可處理全球12%的海上貿易,連接地中海到紅海,提供亞洲和歐洲之間的最短海上渠道,去年有近1萬9000艘船舶通過,即每天有50艘以上貨輪進出,其中不乏載運波斯灣國家大量原油和天然氣的油輪向北行駛到歐洲,和運送俄羅斯能源的船隻向南行駛到亞洲。據統計,全球約10%的海運石油貿易都要經過蘇伊士運河。
金融資訊供應商路孚特(Refinitiv)的海上石油運輸分析師拉賈(Ranjith Raja)指出:「我們從未見過這樣大塞船的情況,可能會需要幾天到幾週的時間才能解決擁堵問題。而且長賜輪擱淺事件預計將對其他船隻的時程表和全球市場產生連鎖反應。」他說,尤其是27艘在運河兩側等候的油輪共計載有190萬噸石油。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蘇伊士運河堵塞將會造成原油價格短暫上漲。由於擔憂供應吃緊,全球油價計算指標之一的布蘭特原油(Brent crude oil)24日一度上漲3%。在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WTI)5月交割價上漲3.42美元,來到每桶61.18美元,約上漲了5%。全球最大貨運船公司馬士基集團(A.P. Moller-Maersk)的股價當天下跌逾9%。
長賜輪是如何被困住的?
長賜輪在蘇伊士運河上擱淺時,時速24公里。長賜輪的航運管理公司貝仕船舶管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表示,所有船員均安全無事,也尚無汙染事件通報。
在蘇伊士運河航行經驗豐富的海事專家薩耶格(Jamil Sayegh)表示,導致該貨輪擱淺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沙塵暴強風吹動甲板上的貨櫃,貨櫃越多,受風面越大,有如吹動風帆一樣,使船隻偏離了航向,「風力總是會無意間改變船隻行進方向。」
但薩耶格也不排除人為操作失誤的可能性,因為當時長賜輪是排在船隊中通行運河,而排在其後面的船隻都沒有遇到類似麻煩,「輪船是由方向舵操作推進引擎來運行的機械,而所有船隻的船舵幾乎都是相同的,船上的變因只剩軟體和人員。」
天氣預報顯示,23日事發當天風勢強勁,埃及天氣預報員說,運河地區當天出現強風和沙塵暴,陣風時速高達49.8公里。薩耶格說,那天運河當局和各家船隻都試圖不延誤通行,「如果你在下錨地點拖延時間,這意味著你正在使船東每天損失6萬美元(約新台幣171萬元),每延遲1小時等於損失3000到4000美元(約新台幣8.5萬至11.4萬元)。」
後續賠償怎麼算?
長賜輪為巴拿馬籍,是台灣長榮海運向日本的正榮汽船公司(Shoei Kisen)承租,船隻的擁有權在日方船東手上。《路透》(Reuters)引述航運業內消息表示,即使蘇伊士運河迅速恢復暢通,長賜輪面臨的索賠總額也將達數百萬美元。業內保險公司和經紀公司稱,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應會向正榮汽船公司及其保險公司求賠償收入損失,其他通行受到干擾的船舶也會向正榮索賠。
保險業人士稱,像長賜輪這種規模的貨輪,通常會投保1億至1.4億美元(約新台幣28.5億至40億元),以防船體和機械損壞。據2名消息人士稱,該船已在日本保險市場投保,打撈作業的費用也將由這家保險公司承擔。消息人士稱,長賜輪貨櫃的寄貨人以及動彈不得的其他船隻貨物所有人,可能會就易腐貨物的損失或錯過交貨期限,向長賜輪的責任保險公司索賠。
大英船東責任互保協會(UK P&I Club)向《路透》發出聲明,表示它為長賜輪的承保單位。
貨輪太長 運河太窄
蘇伊士運河開通已有近200年歷史,全長190公里、深24公尺、寬205公尺,每天可處理數十艘巨型貨輪,2015年進行拓寬,使船隻在部分水域可以同時雙向航行。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ah al-Sisi)當時宣布稱,蘇伊士運河作為國際貿易的基石,進行拓寬是「送給世界的禮物」,這項工程耗資80億美元(約新台幣2284億元)。
但長賜輪屬於超大型貨櫃船(Ultra Large Containership,ULCS),它的船身要通過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最寬達304公尺、最窄處152公尺)也很困難。分析師表示,隨著及時化生產供應鏈(just-in-time supply chains,只在需要的時間,生產所需的產量)的興起,物流通暢、不受阻礙變成相當重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