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抵擋赤化浪潮的應急同盟,到21世紀令人期待的新興經濟體:東協50年

2017-11-12 08:19

? 人氣

2017年APEC越南峴港峰會,東協10國是重中之重。(美聯社)

2017年APEC越南峴港峰會,東協10國是重中之重。(美聯社)

1967年,也就是距今半世紀前的8月8日,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還有泰國的外交部長齊聚曼谷,簽署了《東協宣言》(ASEAN Declaration,又稱《曼谷宣言》)。當時距離新加坡自馬來西亞獨立不過兩年,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因為領土問題在1963年斷交,但這些國家為了阻止共產黨的赤化浪潮,也只好共棄前嫌,組成「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半個世紀匆匆過去,除了1984年脫離英國和平獨立的汶萊隨即加入東協,連曾慘遭赤柬蹂躪的柬埔寨(1999年)、如今仍是共黨執政的越南(1995年)與寮國(1997年)、被軍政府長期獨裁統治的緬甸(1997年),也在二十世紀末期紛紛加入東協,使其成為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共同體。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2010年在柬埔寨生效,2015 年東協成立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簡稱AEC),近7億的總人口已超過北美自由貿易區及歐盟的全球第三大市場(僅次中國、印度),2.5兆美元的GDP則名列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東協涵蓋區域。
東協涵蓋區域。

東西文化交匯之地

根據1967年簽署的《東協宣言》,東協的宗旨在於:加速該地區的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文化發展,並且在持續尊重該地區各國家的法律規範,以及固守聯合國憲章的原則下,促進該區域的和平與穩定。東協高峰會是東協最高決策機關,由東協各國領袖組成,東協主席國則依照成員國國名的英文首字字母順序輪流擔任(2018年由新加坡輪值)。東協秘書長由東協高峰會任命、任期五年,負責籌畫、建議、協調及執行東協的相關活動,並且實現《東協憲章》中的各項原則與目標。

東協雖然今年屆滿半世紀,經濟成長也有目共睹,但其成敗仍難定論。《經濟學人》去年曾批評東協「那些慷慨激昂的宣言就像是在此處燃放的煙火,時不時弄出些聲響,卻沒有什麼實質意義」,因為這個組織「沒有任何機制來確保諸多協議的執行」、「資本市場與諸多政策仍未整合」、「關稅壁壘的撤除也遙遙無期」,更斷言「東協不會是成為下一個歐盟」。

第50屆東協峰會落幕,但聯合公報因南海議題而遲遲未出爐(AP)
第50屆東協峰會落幕,但聯合公報因南海議題而遲遲未出爐(AP)

不過如果考慮到東協十國共有2億4千萬穆斯林、1億3千萬基督徒、1億4千萬佛教徒、700萬印度教徒,包括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中國的儒教道教,都在這個區域留下深刻影響。在宗教種族對立日益嚴重的今天,東南亞卻仍有如此成長與進步,確實值得多加觀察與深思。當然,東協成立後,此區域仍有越戰、越南入侵柬埔寨、中越戰爭等重大戰事,但是東協成員國在加入後,彼此就不曾發生過大型戰爭(泰柬曾有小規模軍事衝突),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