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汽車業界認為,車用晶片的短缺問題應該在今年第二季就會解決,但晶片產線的整體吃緊短時間看來依舊難以結束。不過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也表示,這場半導體峰會並非宣佈什麼重大決定的場合,而是與產業持續討論與溝通過程的一部份,我們將為繼續探討如何最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是長期解決,也是在短期內紓解危機。」
美聯社指出,去年新冠疫情最嚴重時,許多晶片工廠也被迫暫時停工,這也是晶片供應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因為當工廠復工後,這段時間積壓的大量訂單一時間難以消化,加上疫情與封鎖措施使得人們被迫遠距工作與學習,個人電腦的需求也因此爆量,這些情況都讓晶片的供應危機更加惡化。由於消費電子市場的利潤遠高於汽車市場,這也讓一度因為疫情停工8周的汽車產線,在復工後根本搶不到晶片。
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簡稱SIA)的數據,美國半導體工廠的產能僅占全球的12%,遠低於1973年的37%。因此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當然十分歡迎拜登「重振半導體」的宣示,並且希望從拜登政府那裡獲得更多的支持與補助。在拜登日前宣布的基建計劃中,將針對製造業升級、勞工培訓與技術研發投資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2000億元),致力於把外流的製造業供應鏈轉移回美國。
英特爾執行長杰辛格曾警告,晶片短缺問題對經濟可能造成毀滅性影響,甚至危及美國的國防安全,「晶片供應有80%來自亞洲這件事,並不怎麼讓人開心」。《日經》指出,美國重振半導體產業的一個主要方向,就是增加本土產能、並且吸引更多台廠在美投資,避免過度仰賴位於亞洲的代工廠。白宮希望國會批准撥出500億美元,在商務部設立一個新的辦公室,支持生產關鍵產品,另外再撥出500億美元,增強半導體製造和研究。
至於13日與會的福特、通用汽車則感謝拜登政府敦促晶片製造商協助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merican Automotive Policy Council)主席布朗特(Matt Blunt)表示:「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我們的汽車行業對美國經濟與就業來說仍屬不可或缺。」英特爾執行長杰辛格12日對路透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與車用晶片商討論,希望儘早恢復車用晶片的供應。不過杰辛格也表示,就算不需要等待建成新廠才能辦好這件事,新產品的認證工作恐怕還是得花上大約6個月的時間。
不過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林瑟康(Scott Lincicome)對美國之音表示,他擔心拜登政府的補助將淪為企業的小金庫,並且建議美國政府應在高風險的尖端研究與開發工作上投注更多精力。「中國技術威脅」(China Tech Threat)的共同創辦人萊頓(Roslyn Layton)則說,車用晶片的短缺問題只是短期現象,不應該跟「晶片的本土產能不足」之類「攸關美國存亡的大問題」混淆在一起。萊頓還提醒,比起車用晶片問題,美國政府應該嚴加審視將高端半導體製造設備賣給與解放軍有關的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