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隊再次在烏克蘭東部邊界大舉集結,從3月29日開始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已經部署4萬1000多名官兵,並且在克里米亞部署4萬2000人。這引發了世人的恐懼,擔憂烏克蘭政府與俄羅斯支持的烏東分離主義政權之間,將再度爆發戰爭。
緊張局勢不斷加劇,違反停火協議的衝突行為日趨嚴重,烏克蘭和西方敦促莫斯科當局撤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強調「堅定支持烏克蘭主權」。但俄羅斯爭辯稱,在其領土部署部隊是莫斯科當局的自由,並嚴厲警告烏克蘭政府不要妄想奪回叛軍控制的烏東地區。烏克蘭東部陷入戰火已經長達7年,導致逾1萬4000多人喪生,150萬人流離失所。
以下是烏克蘭東部衝突的關鍵問題:
俄烏衝突的根源為何?
烏克蘭與俄羅斯都是東斯拉夫民族國家,在語言、歷史和文化上關係密切,在蘇聯1991年瓦解之前,烏克蘭一直是蘇聯的一部分。但就在蘇聯治下,烏克蘭經歷了兩場影響巨大的歷史浩劫──史達林時期的大饑荒與1986年的車諾比核災(Chernobyl disaster),沉重的創傷使烏克蘭社會對俄羅斯抱有埋怨。
烏克蘭獨立為主權國家之後,俄羅斯依舊把它當作「小弟」一般。在國家經濟百廢待舉的情況下,烏克蘭當局最頭痛的問題是,該「親西方」還是「親俄」,儘管烏東俄語地區「頓巴斯」(Donbas)的親俄勢力強大,但其他地區民眾普遍對西方更有好感。
2013年,親俄的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欲凍結與歐盟簽署的《聯繫國協定》,親歐陣營發起示威,亞努科維奇遭國會罷黜。俄羅斯隨即強勢反撲,烏東親俄勢力上街抗議,莫斯科當局支持烏東地區的分離主義者與基輔政府作對,使烏東陷入戰亂。2014年3月,克里米亞半島(Crimea)更進行「公投」脫離烏克蘭、正式加入俄羅斯。
烏東武裝叛亂分子佔領政府建築,分別建立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uhansk People's Republic),烏東地區的控制權從此落於分離主義政府手中。烏克蘭與西方國家一致認為,俄羅斯大舉支援分離主義勢力。莫斯科予以否認,並堅稱與叛軍一起戰鬥的俄羅斯人是志願兵,非莫斯科當局所派。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俄羅斯暗中操縱烏國情勢,併吞烏國領土、違反國際法。國際社會均不承認克里米亞公投的合法性,因為根據烏克蘭法律規定,涉及領土變更的公投須由全國人民決定,而非單一地區民眾自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