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之下,此次雙語國家政策的推動有很濃厚的個人色彩,並不是多數國人的衷心盼望,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統治思維。這個政策的啟動者是當時的行政院長賴清德。他在擔任臺南市長期間,就曾宣布要以十年時間推動英文成為臺南第二官方語文,讓臺南具有國際競爭力。賴清德轉任行政院長(民國106年9月)不久,就在107年9月拋出以2030為目標推動雙語國家的構想,並責成國發會負責推動。國發會則在107年12月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民國108年順水推舟的就成了雙語教育元年。
由此可知,打造雙語國家的重大政策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型定案的,從行政院長明確指示到國發會提出政策藍圖之間,僅僅花了三個月。這三個月國發會做了什麼準備工作?根據官方資料,國發會在接受指示後,就召開會議,參酌各方意見。開了哪些會議?一共是:跨部會協商會議三場、地方政府溝通會議一場(分享臺南市政府推廣經驗)、外國商會及國內五大工商團體各舉辦一場座談會。
從規模而言,雙語國家和全民健保的政策推動是小巫見大巫;但從程序而言,這小巫不僅短小,還草率的可以。我們不難可以推測,這政策終究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另一樁事例。看來,不管是去中國化,或成為美國的一個州,或提升國家競爭力,都不能靠這雙語國家的政策推動。
既然全民健保的推動是一個相當成功的案例,為什麼爾後的政府在推動重大政策時不能夠見賢思齊?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