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導致的海嘯使得福島第一核電站4座機組冷卻系統斷電失效,反應爐在停止反應後衰變餘熱無法排出,最終造成1、2、3號機組接連爐心融解。事故後,熔毀的核燃料至今仍未完全取出並持續釋放餘熱,其中3號機組的燃料取出作業在2020年度結束,整個核燃料取出計劃將在2031年完成。在此期間,日本對爐心及乏燃料池持續注入冷卻水,維持爐心的低溫狀態,產生之廢水因而具放射性污染。
日本在2012年研發完成「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2013年投入使用,去除氚之外的其他主要的放射性元素。目前經處理的核廢水全數儲存在核電廠內的貯水槽中,東京電力公司公開的資料顯示,至2020年11月,共設置1061個貯水槽,總容量達137萬立方公尺。目前儲存約125萬立方公尺的核廢水,而貯水槽容量將在2022年夏季告罄。此為日本提出排放入海之議的原委,但排海決非唯一解方。
2020年2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專家會議討論福島核廢水的5種處置方式,最終提交排海較其他方案「更加切實可行」的報告,但對此質疑的諸多日本民意未在內閣決策時受到充分重視,陷入自上而下決策的惡性循環。福島縣長內堀雅雄憂心福島核廢水排海將損及至今為止重建與消除形象受損的努力。
其實,日本國民對東電缺乏信任為福島核廢水排海備受質疑之所在。4月7日,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全漁聯)會長岸宏會見日本首相菅義偉後表示,東電的醜聞令人不得不對安全性的確保感到極度憂慮。福島縣近海沿岸漁業全年卸貨量不足核災事故前的兩成,對於力爭擴大捕撈規模,持續試驗性作業的日本漁民而言,形象受損為關乎死活的問題,全漁聯不改反對態度,堅持作為全體漁民的後盾,堅決反對排放入海。
菅內閣雖再三強調排放的核廢水符合科學標準,但NHK報導指出,日本原子能開發機構電腦模擬演算,發現福島核廢水中放射性銫沿著洋流5年之後到達北美地區,10年之後回流至亞洲地區,30年後將擴散到太平洋全域,而我國行政院原能會對此亦抱持類似的疑慮。
此外,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亦強烈譴責菅內閣。「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鈴木一枝指出,若菅內閣正式做出決定,擬將目前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超過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海域,此無疑是漠視生態環境的決定,不僅再度令福島縣民失望,亦使生活在周邊及環太平洋地區的居民暴露於核輻射的風險。鈴木一枝認為,儘管日本有技術及條件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及周邊無人地區建造更多長期貯水槽,一定程度上將核輻射擴散的風險極小化,但菅內閣卻選擇便宜行事,決定將核廢水傾倒入太平洋。
福島核廢水排海不僅危及臺灣的海洋生態,更衝擊漁民生計,蔡政府不可置身事外,應與國際社會共同關切此事,言所當言,切莫再三放任謝長廷「助日」,錯失參與國際監管之機會。
*作者為輔仁大學日文系(所)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臺灣大學日文系(所)兼任教授、行政院陸委會諮詢委員(中國國民黨政黨代表)、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理事,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