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促轉條例」之外,鳥籠公投法的修法,遲遲不審議、不通過,則是另一個怨聲載道的例子。簡單的說,現行公投法又稱「鳥籠公投法」,意思是「公投法被關在鳥籠中,插翅難飛」,乃2003年朝野政治惡鬥的產物。公投法頒佈實行迄今,台灣一共舉行過六次全國性公民投票,但礙於通過門檻太高,民眾投票雖稱踴躍,但沒有一案獲得通過。可以說是全世界最不友善的公投法。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並掌握立法院絕對多數席次,公投法修法被許多民進黨支持者視為理所當然。但上台十八個月公投法修法遲遲沒有被提上議程,直到8日才進入朝野協商。
坦白講,近半年來,如果沒有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領導的「人民作主教育基金會」兩次禁食靜坐抗議行動,鳥籠公投法的修法通過恐怕是遙遙無期的。這和「促轉條例」的立法模式很像,都是可以輕騎過關、受人民歡迎的法律,但偏偏最高當局基於某種人民難以理解或不足以為外人道的的理由,頻踩煞車,還差一點讓民進黨翻車的情況下,才不再出手阻攔。優柔寡斷的作風,令人扼腕嘆息。
沒錯,民進黨既然完全執政,就應該要有完全執政的樣子,堅持大是大非,堅持核心價值,做事要明快果斷,不要再像以前那樣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思慮混沌,議程設定錯亂,該優先的不優先,不該優先的卻優先。近年來,台灣街談巷議有一句話:「蔡政府執政,癢的不抓,不癢的抓到流血流滴」,一語道破人們心中的感受。
政府決策風格決定行政效能與效率,影響人民禍福甚鉅,影響國家社會進步甚鉅。轉變中的民進黨決策風格暫時將走偏的台灣歷史發展道路導入正軌,只不知,這可持續多久?我們且拭目以待。
*作者為台灣政治學者/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