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伯芬觀點:私校退場的轉型不正義

2017-12-18 06:50

? 人氣

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保障教職員生的條文內容
表1.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保障教職員生的條文內容

教育部「專業團隊」的黑箱作業

整個私校退場能否公共化的關鍵,在於主管機關委由什麼樣的專業團隊來輔導與執行退場機制?信託土地轉型的土地開發模式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以之前的興國、永達、高鳳以及花蓮觀光學院來看,答案都不樂觀。尤其在教育部的專案輔導下,永達轉為「台一天賞村」,做為安養、庇護社福產業使用;高鳳由一貫道接手成為私立崇華國小,花蓮觀光學院可能由中信集團74新生運彩基金轉為休閒文化園區;這幾個轉型個案都看到教育部委託的「專業團隊」與特定利益團體如何聯手「化公為私」,使原來的文教用地使用,在教育、社福、文化為名的掩飾下,成為利益集團的租借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而為了配合學校法人完成法人變更登記,改辦其他教育、文化或社會福利事業所需用地,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優先協調都市計畫主管機關辦理「迅行變更」,更見教育部以「特別法」凌駕內政部既有國土計畫規範,逾越地方政府都市計畫權限,協助轉型事業的規避國家土地使用規範。教育轉型有利於特定利益集團以低成本取得廉價大規模校地,製造出社福與文化產業市場上不公平競爭,讓原本只是單純的教育退場小問題,成為干預社福與文化產業市場秩序的大問題。如果無法規範與監督私校轉型之後的辦學、社福、文化事業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或者未定訂企業獲利必須回饋教育的條款,就應回歸地方政府利用,不該輕易大開圖利私校的轉型後門。

商界常認為企業不需要為了喝牛奶而去養牛,但如果是為了取得低廉的農場,加上政府提供的財稅誘因、被淨空的員工,或許就值得考慮養一頭象徵性的牛,來換取大農場、房舍。私校轉型不只是教育的事,而是關乎國土能否永續發展、人力資源如何調整再使用、文化以及社福產業市場能否公平競爭的大問題;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學生是否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品質、國家能否持續培養社會所需的人力。

教育轉型背後演出的私校退場腳本,讓我們看到一個大聲宣揚轉型正義的政府如何製造出高教轉型的不正義。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