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丞志觀點:高教「有將無兵」,沒人念博士怎麼拚排名?

2017-10-24 07:10

? 人氣

博士生雪崩式下滑,是台灣高等教育看不見的隱憂。(資料照/吳逸驊攝)

博士生雪崩式下滑,是台灣高等教育看不見的隱憂。(資料照/吳逸驊攝)

聯合報上周有好幾篇的文章探討台灣的高教人才出走的問題,其中一段如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分析,對岸想挖的台灣人才,一是高知名度者,一是教學剛起步的優秀年輕老師,而後者對台灣影響最大。

「台灣高教最大問題,是以少子化為藉口,壓縮年輕教師的薪資和教學環境。」他指出,許多高教人才卡在「兼職」,「每天惶惶不可終日」。政府應該慎重思考如何培養青壯輩人才,「只要培養人才的管道流暢,便不怕大陸搶人才」。』

講的很好,只是這邊沒明確提到的一個更大的隱憂,就是近幾年就讀博士班學生人數的崩盤。

你沒看到的危機,博士生人數雪崩式下滑

中南部幾個國立大學熱門科系的博士班人數從五六年前開始就已經是雪崩式下滑,就連高教龍頭台大裡面幾個生醫相關科系的博士班,這幾年也已經陸續聽聞有報到率掛零的慘況。

而這股「浪潮」,也逐漸侵襲到幾個熱門科系的博士班。以我們系上為例,十年多前我還在念大學和碩士班的時候,算是國內讀博班風氣最鼎盛的時候,那時台大化學的博士班在每年將近有一百人來報考,搶三十個名額;但短短十年之間,到我回系上任教第一年,報考人數已經大幅降低,來到每年僅二十幾個人,也就是說我們幾乎沒有什麼好篩選的,想來念的通通都可以來念。再隔一年,也就是今年,情況更嚴峻,這屆到招生截止時總共只有九個人來報名,加上系上幾個學士和碩士直攻博士班的學生,才勉強超過教育部規定可錄取名額的一半。

按照現在氛圍來看,推測明年的招生狀況大概不會比今年要好到哪去。我們全系約有三十多名專任教授,如果這個趨勢不變,往後平均每個教授每三年才會收到一個博士班學生,這還是全台灣排名最前面的台大裡面的績優生台大化學系喔!其他研究單位真的就跟咱們的國軍一樣,星星梅花滿天飛,基層卻連輪哨站崗的兵都排不出來。

比較可惜的是,檯面上的大人物們,討論到「高教崩壞」這個議題時,主要都著墨在「教授們」如何辛苦抵抗外國高薪誘惑,但是卻很少討論到,讓很多三四十歲這個階段的「年輕」教師選擇西進中國星港澳的原因,錢多錢少其實倒是其次,最大的關鍵是這些地方有穩定的學生來源,可以確保其研究不因人力短缺而被迫中斷。

20170330-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30日召開「台大學術倫理案審議結果共同記者會」。(顏麟宇攝)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看到了少子化的衝擊,卻沒看到更深一層的高教隱憂。(顏麟宇攝)

九七後學制與中國接軌,香港大學突飛猛進

這邊不好意思容我舉一個比較政治不正確的例子。香港過去因為一直是以金融服務業為主體的經濟體,在科技發展上相對落後台灣許多,香港本地學生讀博士的意願也非常低,因此各大學的理工科系研究的排名和水準並不見得比當年的台清交好多少。而真正讓香港幾個大學在最近十多年突飛猛進的最大原因,正是因為九七之後香港的學制與中國接軌,中國學生可以到香港去念書做研究,拿到博士之後繼續留在香港找工作,或是返回中國找教職。如果各位仔細去看,香港幾個大學知名實驗室底下的研究生,早已經清一色是中國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