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厚銘觀點:台灣高教國際競爭力衰退之困境與省思

2017-10-27 06:50

? 人氣

北京大學全球排名第二十二,台灣連台大都快掉到二百名之外了。(來源:大美北大微博)

北京大學全球排名第二十二,台灣連台大都快掉到二百名之外了。(來源:大美北大微博)

成為「華人頂尖,世界一流」的大學,一直是台灣各頂大追求努力的目標。然而台灣高教的世界排名卻逐年衰退,英國泰晤士報公布 2017 至 2018 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台大跌至 198 名,再創新低。清華大學的全球排名也從 去年的 251 至 300 區間、降至 301 至 350 區間,交通大學及台灣科技大學都在 400 名之外。而鄰近的新加坡大學排名 22,香港大學排名 40,東京大學 46,首爾大學 74,中國大陸也有 7 所大學排進前 200 名,其中北京大學位居 27 名, 清華大學位居 30 名。台灣整體高教的國際競爭力和「頂尖」距離越來越遠,實在令人憂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際化是台灣高教最弱的一環,也是全球排名衰退的主要關鍵。台灣高教要打國際盃,須先從整頓高教著手,各大學需要有魄力有理想,銳意改變現況的校長。卓越領導人是組織競爭力關鍵的鑰鎖,有優秀的領導人可以在貧瘠中創造資源,突破困境;有具備國際學術聲望與地位,遠大胸懷與願景的校長,就有機會創造世界級的大學。

新加坡大學排名 22 。
新加坡大學排名 22 。

香港、新加坡與韓國等知名大學,校長的聘任除了彈性用人制度外,採用 「非民主」遴選制度,甚至利用獵人頭公司,到全世界尋找人才。台灣的現行體制,大學校長人選難以跨出國界,遴選委員會的功能傾向「接受推薦」,而非主動尋找人才,校長候選人還必須投注心力在取悅有投票權的教師代表與競選事務上,讓一些頂尖人才或有不願意從事而卻步,高教因此喪失網羅世界級人選的機會。過去即曾有國外知名大學校長資歷以及世界頂尖學者有意競逐台灣大學校長一職,最後都被繁雜的行政手續,及所謂「民主」的遴選法規限制, 無奈選擇退出或不參選。

台灣各大學想要聘請世界級頂尖人才領導校務升級,強化與世界各知名大學接軌,提高台灣整體高教的國際競爭力,勢必須徹底翻修相關的大學校長遴選辦法。

再者,巧婦難為無米炊,有優秀的領導人,也要有充分的資源。拓展國際競爭力需要有經費預算,然而即使是台灣大學一年獲得的經費也只有約 160 億台幣,是中國大陸的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經費不足,難以建構優良的研究環境,吸引優秀的師資及研究生留下來做研究,學術成就自然不容易與世界一流大學競爭。近幾年,中國大陸、香港和新加坡等國家地區的頂級大學排名都持續攀升,其高水準教育資金的投入是重要因素。

東京大學排名 46。圖為東大綜合圖書館。(Wiiii /維基百科)
東京大學排名 46。圖為東大綜合圖書館。(Wiiii /維基百科)

除了經費之外,法令及官僚體制問題也影響大學的國際競爭。例如,台大為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與泰國教育部簽妥意向書,計畫在海外設置分支機構,但政府部門層層審核,手續複雜繁瑣,資金方面也受到相當限制,因此進程緩慢不知期。又依現行《專科以上學校開設境外專班申請及審查作業要點》, 台灣境外專班招生對象受到限制,例如陸生即無法招收,一定程度影響了台灣 高教海外招生的規模與進度。

台灣至今尚沒有一所世界頂尖大學前來設立分校,也鮮少與國外一流大學設立「合作課程」 (joint programs) 或「雙學位課程」(dual degree);國外知名大學教授來台任教或交換的次數比例不高,國外優秀學生來台就讀或交換的人數也不理想。高教國際化落後香港、新加坡許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行法規 已經不符合時代需要。所幸行政院賴清德院長日前已指示教育部全面研究法規鬆綁,但台灣高教國際化刻不容緩,制度法規的應時更新或調整鬆綁腳步應該 更加飛快。

*作者為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系特聘教授。本文原刊《筆震》論壇,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