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義大利充滿了藝術氣息,人人對生活美學都有一套看法,也都能身體力行。許多美國作者不遠千里,跑到義大利鄉間住段時間,寫一本有關義大利山居生活的小書,立刻洛陽紙貴,就連萬里之外的中國人都心嚮往之。
最近許多美食節目流行,義大利飲食、酒品、乳酪的介紹算是重頭戲,義大利人討論美食時,自我感覺良好,溢於言表。人家東西樣樣都能吸引觀眾,也都是老祖宗的庇蔭,讓許多人以自己生不為義大利人而感到遺憾。
1980年代,美國速食業者計畫到義大利推展業務,販售美式漢堡、薯條,就碰了個大釘子。有些義大利人要維護義大利美食傳統,認為速食影響文化至鉅,堅決反對,還特別成立「慢食」(Slow Food)組織,以為對抗,也引起不少注意。幾年來,「慢食運動」發展甚快,十多萬人響應,傳播到一百五十個國家。他們揭櫫「永續、享受」的目標,不僅希望保持生物多樣,也提倡味覺教育。言下之意,速食業者販售的商品,毫無味覺享受可言,甚至會讓許多物種消滅,尤其是「美食家」這種新興物種最受威脅。說起話來雖是振振有詞,但他們卻忘了義大利人才是速食的始作俑者。
兩千年前,羅馬帝國曾經叱咤風雲,帝國首都羅馬是當時歐洲地區空前的大城會,史家估計,當時羅馬城的人口約有一百萬人。這個數字,在21世紀不當回事,兩千年前,可了不得了。羅馬城如何能容納這麼多人口?建築業建造許多類似今日大樓公寓的集合式住宅,統稱「島嶼公寓」(insula)。房屋多為八、九層高,下寬、上窄格局,用石塊、泥磚、木材搭建。有錢人住在寬敞的下層;環境較次的,就住高些,空間也窄;到了頂樓,就像是難民營。但城內空間有限,寸土寸金,想幫全家人找個住處,就夠當家理戶的人費上許多腦筋,一般人也就別指望什麼客廳、臥室外加書房。要想埋鍋造飯,恐怕得把灶臺搭在床底下才成,不過可千萬別嘗試這麼做。島嶼公寓並不安全,或者因為偷工減料,有傾圮之虞,或者因天乾物燥,經常火燭不慎,招來祝融。一般島嶼公寓業主不讓住戶升火,可以理解。
沒有廚房,大家只好在外頭解決民生問題。羅馬城中速食業十分發達,以維持供需平衡。商店的最好位置自然以島嶼公寓下層為宜,客戶源源不絕,如果付不起店租,就在路邊搭個棚子,也是個快餐店(popina)。這種快餐店販售的飲食簡單,不外乎蔬菜燉鍋,一樣是熱湯熱菜,價錢便宜,東西不算太難吃,不愁沒有生意。客人買了帶走,回家搭上麵包、橄欖,照樣是一頓,羅馬下層階級的飲食問題迎刃而解。羅馬人一般都以麵包為主食,從快餐店買到燉菜,還得另外買麵包。也有人弄點絞肉,摻和各種香料,揉成餅狀,油鍋裡一煎,夾上麵包,跟今日的麥當勞漢堡有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