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盛世讓他們相信帝國肩負全球使命:《大不列顛兩千年》選摘(2)

2021-07-11 05:10

? 人氣

作者指出,英國只有在印度特別重振了自己的帝國角色,尤其是在1911年的盛大杜爾巴(The Great Durbar),新繼位的國王喬治五世在此慶典上,以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的身分接受了印度各地君王的朝拜。(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指出,英國只有在印度特別重振了自己的帝國角色,尤其是在1911年的盛大杜爾巴(The Great Durbar),新繼位的國王喬治五世在此慶典上,以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的身分接受了印度各地君王的朝拜。(資料照,美聯社)

1890年,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著地球5分之1面積的四億人口。事實上,由於英國統治著如此遼闊的疆域,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會影響到它。當時似乎處於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對當代的想像力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人們相信,正是這個帝國,使英國肩負起一項全球使命,作為正直良善的傳布者。這種愛國自豪感的高漲是一個相對晚近的現象。帝國一直到1870年代以前都是個以商業利益為中心考量的行政組織。殖民地被認為是昂貴且累贅的必要存在,最好是透過允許它們自治來化解這種麻煩,而且自治的成本更為低廉。這樣的政策在1867年加拿大聯邦成立時就被整體性地體現出來了。但是在那之後,隨著超級強權時代的到來,氣氛開始發生變化,在這個時代,幾乎每個歐洲國家都試圖建立殖民帝國。就英國而言,1875年迪斯雷利收購了蘇伊士運河的控股權,從而引發了新一輪的擴張。蘇伊士運河對印度至關重要,是印度的生命線。這樣決策的結果造成了英國開始介入埃及的命運,並且隨之逐漸介入整個非洲的命運。但是英國從未有詳細擘劃的兼併計畫,因為這是個零碎而且基於現實狀況考量的過程。但是,一旦開始,各種各樣的動機就無情地推動了領土兼併的潮流:聲望、愛國主義、傳教士的熱情,而對新市場和貿易路線的需求僅僅是眾多動機之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迪斯雷利開始頌揚帝國的美德,女王於1876年被封為印度女皇。隨後是1887年和1897年她統治時期的偉大金禧和鑽石禧年,當時英國民眾見證了帝國騎兵穿過倫敦,這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現在統治的許多民族的真實面貌。在報紙大規模發行的新時代,這樣的盛況有種令人陶醉的效果。

帝國與經濟緊密相連,為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提供了新市場和原物料來源。在本世紀的最後30年,即所謂的大蕭條時期(The Great Depression),其工業霸主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大蕭條這個名稱其實是個誤導性的名字,因為出口總額實際上仍在上升。它所反映的是另一件事:其他國家正在高度工業化。英國在1870年代被美國超越,然後在1900年之後被德國超越。從1870到1910年,英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分額從25%下降到14%。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解釋這種萎縮,像是英國教育體系的不完善,或者是社會認為從事貿易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不如專業人士的這種態度。儘管如此,帝國仍然是英國市場的基石。

將殖民地與母國聯繫起來的紐帶可能與個人生命經驗極為密切。在1861到1900年之間,有75萬人移民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有80萬人移民到加拿大。這些地方和非洲一起被稱為「無主領土」(vacant territories),彷彿它們的土著居民不存在一樣。1770年,庫克船長宣布澳大利亞歸英國所有。從18世紀末開始,澳大利亞就被用作傾倒囚犯的地方。人們到了1850年代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它,首先是因為羊毛,然後是因為黃金,這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澳洲與地球另一端的英國保持牢固的聯繫,兒童會被送回去接受教育,而英國國教會在該殖民地開始扎根,並仿照在母國的組織結構不斷發展。這些國家都是自治的,其自治程度往往已經發展到可以派遣自己的「大使」,即指定的高級專員到倫敦,在那裡建立總部,如加拿大之家(Canada House)或澳大利亞之家(Australia House)。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