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盛世讓他們相信帝國肩負全球使命:《大不列顛兩千年》選摘(2)

2021-07-11 05:10

? 人氣

作者指出,英國只有在印度特別重振了自己的帝國角色,尤其是在1911年的盛大杜爾巴(The Great Durbar),新繼位的國王喬治五世在此慶典上,以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的身分接受了印度各地君王的朝拜。(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指出,英國只有在印度特別重振了自己的帝國角色,尤其是在1911年的盛大杜爾巴(The Great Durbar),新繼位的國王喬治五世在此慶典上,以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的身分接受了印度各地君王的朝拜。(資料照,美聯社)

1890年,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著地球5分之1面積的四億人口。事實上,由於英國統治著如此遼闊的疆域,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會影響到它。當時似乎處於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對當代的想像力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人們相信,正是這個帝國,使英國肩負起一項全球使命,作為正直良善的傳布者。這種愛國自豪感的高漲是一個相對晚近的現象。帝國一直到1870年代以前都是個以商業利益為中心考量的行政組織。殖民地被認為是昂貴且累贅的必要存在,最好是透過允許它們自治來化解這種麻煩,而且自治的成本更為低廉。這樣的政策在1867年加拿大聯邦成立時就被整體性地體現出來了。但是在那之後,隨著超級強權時代的到來,氣氛開始發生變化,在這個時代,幾乎每個歐洲國家都試圖建立殖民帝國。就英國而言,1875年迪斯雷利收購了蘇伊士運河的控股權,從而引發了新一輪的擴張。蘇伊士運河對印度至關重要,是印度的生命線。這樣決策的結果造成了英國開始介入埃及的命運,並且隨之逐漸介入整個非洲的命運。但是英國從未有詳細擘劃的兼併計畫,因為這是個零碎而且基於現實狀況考量的過程。但是,一旦開始,各種各樣的動機就無情地推動了領土兼併的潮流:聲望、愛國主義、傳教士的熱情,而對新市場和貿易路線的需求僅僅是眾多動機之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迪斯雷利開始頌揚帝國的美德,女王於1876年被封為印度女皇。隨後是1887年和1897年她統治時期的偉大金禧和鑽石禧年,當時英國民眾見證了帝國騎兵穿過倫敦,這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現在統治的許多民族的真實面貌。在報紙大規模發行的新時代,這樣的盛況有種令人陶醉的效果。

帝國與經濟緊密相連,為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提供了新市場和原物料來源。在本世紀的最後30年,即所謂的大蕭條時期(The Great Depression),其工業霸主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大蕭條這個名稱其實是個誤導性的名字,因為出口總額實際上仍在上升。它所反映的是另一件事:其他國家正在高度工業化。英國在1870年代被美國超越,然後在1900年之後被德國超越。從1870到1910年,英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分額從25%下降到14%。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解釋這種萎縮,像是英國教育體系的不完善,或者是社會認為從事貿易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不如專業人士的這種態度。儘管如此,帝國仍然是英國市場的基石。

將殖民地與母國聯繫起來的紐帶可能與個人生命經驗極為密切。在1861到1900年之間,有75萬人移民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有80萬人移民到加拿大。這些地方和非洲一起被稱為「無主領土」(vacant territories),彷彿它們的土著居民不存在一樣。1770年,庫克船長宣布澳大利亞歸英國所有。從18世紀末開始,澳大利亞就被用作傾倒囚犯的地方。人們到了1850年代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它,首先是因為羊毛,然後是因為黃金,這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澳洲與地球另一端的英國保持牢固的聯繫,兒童會被送回去接受教育,而英國國教會在該殖民地開始扎根,並仿照在母國的組織結構不斷發展。這些國家都是自治的,其自治程度往往已經發展到可以派遣自己的「大使」,即指定的高級專員到倫敦,在那裡建立總部,如加拿大之家(Canada House)或澳大利亞之家(Australia House)。

印度的狀況截然不同,這裡的狀況總是會形成特例。帝國4分之3的居民都居住在這裡,其在維多利亞時代對英國的影響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大,儘管1857年發生了印度叛變(The Indian Mutiny),導致當時當地居民起義有著各種各樣的動機,而且這些居民中包括了大量的軍隊,而英印雙方都犯下了駭人聽聞的暴行。對該國政府的重新評估結束了東印度公司的政治角色。從此以後,印度有了一個對印度辦事處和英國政府負責的總督。印度人首次獲准進入司法和公務員體系。但是英國人仍然堅信,他們注定會永遠統治這個國家。英國人自認為若是沒有他們,印度將因為其人民、語言和宗教的巨大差異而分崩離析。儘管隨著教育和讀寫能力的普及,印度的知識分子開始意識到他們被剝奪了政治權利,但似乎並沒有動搖英國統治的勢頭。

1870至1900年之間,大英帝國人口增加了6000萬,土地增加了4500萬平方英里。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於非洲,在1850年代和60年代時,透過像大衛.利文斯通(David Livingstone)這樣的探險家的作為,非洲開始向歐洲人開放。殖民化是以偶然的方式展開的:從沿海貿易基地開始,然後逐漸向內陸蔓延。只有當一個正在建設帝國的國家與另一個國家發生衝突時,這些新領土的邊界才會被劃定。蘇伊士運河標誌著對北非的吞併。英國過去曾暫時占領埃及,但在1882年將其變成永久領土。為了保護埃及,便必須征服鄰國蘇丹。儘管1885年英國救援軍隊未能及時趕到喀土穆(Khartoum)以拯救查爾斯.戈登將軍(General Charles Gordon,他因為馬赫迪起義〔The Revolt of the Mahdi〕而被困在這裡),但蘇丹最終還是被基奇納將軍(General Kitchener)率領的軍隊接管。

英國在1890年代,則殖民了尚吉巴 (Zanzibar)、奈及利亞、黃金海岸(迦納)、甘比亞和獅子山(Sierra Leone)。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非洲大陸的南部,那裡的2個英國殖民地(開普殖民地和納塔爾〔Natal〕),與2個荷裔南非人(Afrikaner)所建立的布爾人國家(Boer States):奧蘭治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和川斯瓦共和國(Transvaal)相鄰,這2個國家是荷蘭殖民者於許久以前所建立的。英國人於1877年吞併了這些地方,並於2年後擊敗了敵對的祖魯人。布爾人(Boers)於1880至1881年起義,並且獲得獨立,但是不到幾年之後,川斯瓦共和國便發現了黃金和鑽石,這樣的發現改變了一切。

英國人和外國人(布爾人稱外國人為Uitlanders)湧入川斯瓦,約翰尼斯堡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被建立起來。性喜掠奪的英國開普殖民地總理塞西爾.羅茲(Cecil Rhodes)對此無法不感到興奮,他的願景是建立一個橫跨全非洲的大英帝國。一場不光彩的政變在他的庇護下於1895年爆發,詹姆遜(Jameson)所領導的對川斯瓦之入侵,正好與外國人的起義同時發生。這是一場慘敗,英國殖民地部(British Colonial Office)參與其中的任何證據都被巧妙地掩蓋起來。這嚴重地破壞了與布爾人建立和平關係的可能性,2個布爾人國家在克魯格總統(President Kruger)的領導下團結起來。

戰爭最終確實是因為布爾人對待這些外國人的方式而爆發,當中有很多英國人。布爾戰爭持續了3年(1899至1902年),耗資3億英鎊,有3萬人喪生。英國在戰爭一開始死傷慘重,直到1900年6月占領了普勒托利亞(Pretoria)後才逐漸取得上風朝勝利邁進;但隨後又進行了2年的游擊戰,直到最終在弗里尼欣(Vereeniging)簽訂和平協議。布爾人被正式征服,2個布爾人國家被併吞,日後的南非聯邦就此成形。但是這場戰爭對英國政府來說是個打擊。他們用了50萬人才擊潰僅僅6萬人的敵軍。這清楚說明了英國軍隊令人錯愕的實際狀態。

戰後,人們清楚地認識到,需要某種協商機制來維繫龐大而笨重的大英帝國。儘管帝國日(Empire Day)這個年度慶典在1904年成立,但帝國的權威已在衰落,人們的熱情也在減退。英國人從未完全放棄過以下態度:帝國是不必要的負擔和開支。英國只有在印度特別重振了自己的帝國角色,尤其是在1911年的盛大杜爾巴(The Great Durbar),新繼位的國王喬治五世在此慶典上,以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的身分接受了印度各地君王的朝拜。殖民地會議和帝國會議開始舉行,在這些會議中,「自治殖民地」被稱為「自治領」,而帝國一詞開始與「國協」(Commonwealth)共用。這些自治領紛紛開始要求與母國平起平坐的地位。由於他們的防禦費用是由英國支付的,他們因此無法控制自己的外交政策,大英帝國也就隨之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是在此之後,殖民地爭取平等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在1926年的帝國會議上達成了一個方案,後來被納入1931年的《西敏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當中。將這些國家定義為「大英帝國內部的自治共同體,沒有從屬關係……共同效忠於英國君主」。但這個新定義將重點擺在一個已經被剝奪所有政治權力的機構,它的效力仰賴於敬意以及壯麗場面的魅力,不過這些特質都逐漸失去了它們的魔力。

20210625-《大不列顛兩千年》書封。(聯經出版)
《大不列顛兩千年》書封。(聯經出版)

*作者羅伊‧史壯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本文選作者著作《大不列顛兩千年:從羅馬行省、日不落帝國到英國脫歐,王冠下的權力更迭及對世界秩序的掌控》(聯經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