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聆聽藻礁之聲─台灣還是不是海洋的希望熱點?

2021-06-29 05:50

? 人氣

藻礁的公投之路

另一個運動軸線是由三位律師:蔡雅瀅、陳憲政、張譽尹所組成。他們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申請將大潭藻礁劃設為「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2016年向農委會、桃園市政府提報,2018年又再度申請指定自然地景,當年農委會把申請案移給海保署,2019年再向行政院陳情至今也沒下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即使在這麼多人的努力下,守護藻礁行動依然陷入困局。潘忠政在片中提到幾個感慨。其一,是針對政府控制下被扭曲的環評制度。其二,是國家對重大開發計畫,竟然沒有替代方案感到荒謬。其三,則是朋友的反目。

「派系與財團掛勾,竟然可以操作成沒有替代方案。」潘忠政一邊開著車,直視前方,不慍不火地說著。經濟部說工業區從232公頃減到23公頃,但重點是工業港並沒有減少,還是900多公頃。而工業港正是破壞藻礁最主要的原因。

潘忠政提到2018年7月3日環評專案小組審查時就曾做出決議:「因港灣開發對藻礁生態系有重大影響,站在保育立場退回經濟部重新檢討。」不過這個專案小組的決議,環評會並沒有處理,當年10月8日環評大會在專家委員多數退席下表決通過,事後這些未出席的委員多遭撤換。

對此潘忠政感到相當無奈:「很多以前跟我們站在街頭的人,鄭文燦,還有中央官員,派系與財團掛勾可以操作成沒有替代方案。」

導演鄧國煜在會後座談時提到:「跟拍播忠政這麼久,過程中起起落落,看到他身邉的人減少,就覺得要堅持下來不容易,但我從沒聽他說過要放棄。」

剛經過百年大旱,保育與開發如何選擇?

聽到鄧國煜這麼說,潘忠政苦笑說:「其實我很早就想放棄了,想退下來多陪陪媽媽及孫女。是昭倫以及許多老師在後面推著我走,我已是過河卒子,沒有退場的路徑。126場記者會,這麼多人的召喚,如何能放棄?」

影片最後是潘忠政踽踽獨行的背影。這個事件的最新進展是,「珍愛藻礁公投」取得70萬人連署的門票,將在8月28日公投,訴求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址。受到疫情影響,公投是否如期舉行尚不可知。

剛經歷過百年大旱的台灣,保育與開發如何選擇?(寬紀錄工作室提供)
剛經歷過百年大旱的台灣,保育與開發如何選擇?(寬紀錄工作室提供)

而這部紀錄片藉由守護藻礁行動,提出氣候變遷的警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有替代方案,但藻礁沒有就沒有了。對於剛經歷過百年大旱的台灣,該如何決定我們的未來?看完這部紀錄片,怎麼做或許你心中會有答案。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