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金正恩沒有理由放棄核武,然而這並不代表金氏政權可以像南韓一樣長治久安。國際制裁不會在短期內拖垮北韓,但顯然壓力正與日俱增,迫使金正恩在新年賀詞中對南韓釋出罕見的善意,甚至表明考慮參與2月9日登場的平昌冬奧。金正恩上台之後,北韓與中國關係較以往顯著倒退;相較之下,南韓現任總統文在寅則有意願賡續前總統金大中、盧武鉉的「陽光政策」,與北韓展開廣泛接觸。
長期來看,核武既是金氏政權的保障,也是包袱。只要北韓不放棄核武,它就無法進入正規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就必須仰賴中國的資源餵養。這樣的國家不可能長治久安。因此,國際社會的最佳對策,仍然是行之有年的嚇阻、制裁和圍堵,同時將擦槍走火的風險降至最低,讓金氏政權走上前蘇聯的舊路:在自家沉重的包袱下解體崩潰。屆時美國、中國與南韓面臨的挑戰將是如何快速介入,掌控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018精益求精:飛彈┼核彈的「主體鳥」試爆
無論如何,「飛彈┼核彈」仍將是金氏政權的立國基礎。在整個2017年,北韓進行20餘次飛彈試射,與往年相比不算特別多。金日成與金正日時期的北韓總共研製出5種新型飛彈,都是前蘇聯飛毛腿飛彈(Scud)系列。但是金正恩用短短一年時間讓北韓飛彈軍備突飛猛進,推出6種新型飛彈,而且其中兩2種(火星-14與火星-15)使用固態燃料,大幅提昇了飛彈發射的速度、機動性與可靠性,一方面讓敵方(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窮於應付,一方面讓自己在敵方的「第一擊」之後仍保有玉石俱焚的反擊能力。
2017成就驚人,2018勢必精益求精。北韓飛彈軍備的實力已無可置疑,但北韓是否真的做到讓核彈小型化、可用飛彈搭載,外界仍揣測紛紜。金正恩如果認定2017年的進展仍無法消弭其政權遭遇的威脅,如果擔心川普的嘴砲挑釁會化為真槍實彈,他不無可能再打出一張王牌──北韓問題專家所謂的「主體鳥」(Juche bird):在太平洋公海上空試爆一枚搭載核彈頭的彈道飛彈。
1960年代之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做過這種核彈試爆。如果金正恩把心一橫,雖然可以聲稱是「試爆」而非攻擊,但川普政府恐怕仍會視為跨越紅線。這條「紅線」可能是虛線(安理會譴責制裁),也可能是實線(美國發動先制攻擊),美國與北韓的博弈將進入前所未見的危險時刻。
最糟的狀況就是,美國對北韓進行外科手術式攻擊(surgical strike),在懲罰、羞辱金正恩之餘,也盡可能讓他確信美國無意藉機推動政權更迭,然而金正恩還是認定其政權的末日已經降臨,決定按下辦公桌上的按鈕,讓美國及其盟邦付出陪葬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