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like a journey, a journey of quest.” 人生像是一個旅途,我們不停地探索屬於自己的真理,這個真理可能不被他人接受理解,但這個旅程是非走不可, 即使在路途中並不清楚一切的來龍去脈,更不會知道結果如何。
起先只是想將這個和日本京都天然織染大師-伊豆藏明彥先生,於2016冬在紐約合作的「天地茶屋」裝置展-無常(Im)permanence帶來台灣, 那個感覺好像在外面吃了好吃的東西,會馬上想到和家人分享。
由於蘭陽博物館陳館長是個有宏觀的人並有美術訓練的背景,在會議中我強調這些立體精緻天然染絲編織可以與大自然相融,裝置戶外任由風吹雨打,包括人人可通行的大型絲隧道,若有任何損害也是自然的過程。『消失也是一種美。。。』陳館長一語解讀出身於西陣織世家伊豆藏先生,一輩子在京都的人生創作哲學。但條件是這次天地茶屋的必須以宜蘭和環境體念為出發。
一向不是觀光客,到宜蘭絕對要感受骨子裡蘊含的力量,雖然試吃了三星蔥油餅也去了太平山看到了不易見的翠峰湖,還和種蔥的農人聊了天,看他如何種有名的三星蔥。我問他「每天起床來工作就可以看到這麼遼闊的景和中央山脈,你不覺得人生很幸福嗎?!」,這位壯年的農人瞬間以眼角望了前方說了一句,「我覺得很醜!」, 立刻警覺自己是個教育過頭的城市人,其實是問了對鄉村一無所知如同鄉巴佬進城會有的可笑問題。看他矯捷的插蔥動作,只是想快做完休息。 我借了小板凳,坐在蔥田裡觀視360度的宜蘭,跳過電線桿和突兀的建築,想像眼前農夫的生活。種蔥的利益所得比一般農作物較高,但無法和買了田地投資蓋房相比,而一眼望去處處都是碩大不合法農舍。 大房體面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三星蔥再有名,不過就是蔥罷了,一時我也枉然。
山水畫裡美的投射全來自藝術家的內化,好似黃公望的富春山居,蘇東坡的赤壁賦,坐船日遊夜遊,即使帶了吹簫的,如果觀著無心實際的風景是無法入詩入畫的。對宜蘭探索也必須有內化過程,無法勉強造作。
宜蘭是個面大海倚大山的地方,即使有一片水鄉澤國風情蘭陽平原橫在其中,卻不是有江南情調的柔情之處。「人必須有能耐,才有辦法在這個不太容易生活的地方留下來。」,這是「穀東俱樂部」青松米的賴青松先生給我的答案,問他為何這裡有如此多很強的宜蘭人?宜蘭雨多,稻作只有一季,他用時間和大地無言對話後一次次從不適耕的田地中累積失敗農作經驗。 有人曾租了他一塊靈秀靠山的地,每次青松插秧,第二日水鳥便來拔秧,一插一拔,三年後青松死心對自己說種不出成果和我農作技術及毅力無關,這根本是個該蓋個美麗的air B and B 的地,不適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