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在校園偶見年輕的臉龐對於不喜聽到的資訊露出嫌惡的表情。例如學生因為政治認同之故,不甚同意講者對於政策或執政者(通常是綠營人士)基於事實的嚴格評論,所以面露不滿。
也曾看到這樣的場景:在演講中,當講者提到,根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台灣和中國大陸被我方在法律上視為中華民國的兩個地區,然後才有1990年代開始一連串制度化的兩岸交流,台下就有極少數的學生一臉不悅。
還有,當講者提到我國在歐洲唯一邦交國梵諦岡的大使一直被稱作「中國大使」,因為中華民國和梵諦岡從1941年建立公使級關係、1959年建立大使級關係,從那時一直到現在,習慣上就是這樣稱呼。結果還是有極少數學生露出不屑的表情,狀似不喜聽到這樣的事實。
其實不僅青年學生如此,相當比例的台灣人,可能都會如此。心理學家指出,人會傾向於接收自己較為認同的資訊,對不認同的資訊會刻意加以懷疑甚至排拒。而且人一旦聽到反駁自己理解或主張的說法時,容易產生較強的防備心理。
我比較在意的是昧於無知、昧於事實的態度。
英國哲學家、數學家懷德海(Alfred N. Whitehead)曾謂,「知識的終結不是因為無知,而是昧於無知」。當代大學是追求知識、培養就業技能的地方。師生浸淫在這知識殿堂、資訊寶庫之中,應該要逐漸培養正確的求知態度,並對於不同立場抱持著開放的心胸。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有立場,但這立場不是用來排拒其他資訊和知識的。無知還不是那麼可怕,昧於無知、昧於事實才可怕。
政治議題雖不一定有對錯,但均應以事實作為判斷的依歸。如果相關評論或講述已經有一定的事實為基礎,而聽的人卻仍無意理解,仍片面聽信特定政治威權的說法,擺出昧於事實的態度,那正是本文要提出警告之處。
又如什麼「天然獨」、「天然統」,這些概念都是政治操作下的語彙,不值得認真討論。我們對族群、土地的認同,幾乎都是後天建立起來的。透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同儕互動、自我學習與生活經驗等等,我們逐漸建立或改變認同感。哪有什麼政治認同是「天然」的?政治學教科書的「政治社會化」都白教了嗎?我們越去汲取相關資訊和知識,了解這些政治語彙的背景、目的和所欲造成的影響,就越不會受到政治權威的操弄。
再者,積極汲取資訊和知識,也可以幫助我們不致於輕易崇拜權威或隨波逐流。英國詩人查普曼(George Chapman)便說,「無知是欽羨之母」。無論是過去國民黨在兩蔣時代的威權政治和李登輝的「軟性威權治理」,或者是現在民進黨蔡英文任內「髮夾彎」及「橫柴入灶」式的公共治理,如果我們與這些領導人沒有利害關係,則對於政治權威的欽羨,應會隨著方方面面資訊和知識的匯入而降低。
就怕無知甚或昧於無知讓我們陷於對政治權威的欽羨之中,不思索政治權威及其論述的合理性與適當性,導致被政治牽著鼻子走而不自知,甚至棄守了我們自主思考的基底。你可以有嫌惡的表情,但不能因為嫌惡而拒絕傾聽和思考。畢竟,你我嫌惡的「事實」,可能就是最該去了解的東西。
總之,面對政治,我們不僅不能無知,更不能昧於無知。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本文原刊《筆震》論壇,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