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成效呢?還是完全沒有!1992年才出現棒球銀牌,但我們早就是三級棒賽霸主,稱之為「國球」亦不為過,沒拿到金牌多少還有「小時了了」之譏呢,跟國光獎金扯不上關係。其後,1996年由陳靜搶到一面桌球銀牌,但問題在於她原籍中國大陸,1988年獲得漢城奧運桌球女子單打金牌,因此是我們挖角有方,同樣跟國光獎金扯不上關係。
沉悶到2000年雪梨奧運,似乎終於雲開見日,一口氣奪下5面獎牌,2004年雅典奧運再來5面,似乎趨於穩定。然而,2008年北京奧運只搶到4面,接下來的兩屆分別是2面和3面,似乎後力不繼,但今年的東奧卻突然大爆發,一舉讓獎牌衝到兩位數。
如果主張國光獎金造就了東奧的佳績,那麼就必須解釋下列兩個疑問:(1)隨著金錢魅力的擴散,奧運獎牌數按理應該是先上升後走平,為什麼我們會呈現出反覆波動的型態呢?(2)大部分選手的競技運動生涯都只有十幾年,為什麼我們需要將近40年的時間,才能夠徹底的發揮金錢的魅力呢?
確實,俗話說一文錢逼死英雄漢,因此經濟困窘的人很容易受到金錢吸引。《魯冰花》電視版當中就插入這麼一段劇情:因為家境貧困,父母都遠赴外地工作養家,讓那位擁有長跑天賦的學生深感苦惱,於是體育老師告訴他,只要持續的努力練習長跑,他苦惱的問題都能夠獲得解決。
然而,如果沒有貧困且別無生財之道這個前提,那麼在奧運奪金這個議題上,金錢的吸引力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不相信的話,到街上找幾個十幾歲的小夥子,告訴他們奧運金牌得主可以獲得兩千萬,然後問他們是否願意加入長期的運動訓練。我相信九成九的答覆都是搖頭,而進一步追問理由的話,應該有很高的比例是因為沒有興趣或看得到吃不到。
用前第一名模志玲姐姐遠嫁日本為例可能更容易理解。愛美是人類的天性,男性擇偶時更把顏值擺到很重要的位置,但志玲姐姐在國內卻陷入「幾乎沒人追」的窘境,為什麼呢?除了許多適合的男士早已走過紅毯之外,主因有二:(1)許多單身男性自覺身分地位差距過大,沒有興趣進行「門不當戶不對且女尊男卑」的挑戰;(2)許多單身男性自覺身高、顏值、與財富等個人條件不足,估計再怎麼努力也追不上手。這兩者也就是前述的沒有興趣和看得到吃不到,而且都是自行主觀判斷,無關乎事實。
半個多世紀以前學界就已經推導出這類問題的理論性解釋,國光獎金按理不會出現政府食言的問題,因此該理論所涵蓋的三個影響因素只有兩個適用:(1)愈重視獎金則愈可能因而更加努力訓練,反之若重視程度不高,則獎金只是添頭,運動員並不會因此更加努力;(2)愈是覺得自己可以藉由苦練達到獎金頒發標準,愈可能則因而更加努力訓練,反之若覺得自己不論如何努力都達不到獲獎標準,則獎金只是看得到吃不到的一場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