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朱淑娟專欄:那些IPCC告訴我們的事

2021-08-17 05:40

? 人氣

極端氣候下的森林大火。圖為2021年7月美國加州野火。(資料照,美聯社)

極端氣候下的森林大火。圖為2021年7月美國加州野火。(資料照,美聯社)

2015年12月由聯合國氣候峰會通過的巴黎協議,希望以1850年工業革命為基準,努力在本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1.5°C以內。不過上周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1.5°C的升溫可能在20年內就會達到。一個更熱、更多洪水、枯旱的世界已經難以避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是IPCC第6次的氣候變遷報告(IPCC AR6),有3部分,上周發表的是第1部分,預計明年發表的第2、3部分將說明氣候暖化的影響、以及因應對策。這份報告在今年11月蘇格蘭格拉斯第26次峰會的3個月前發布,預料屆時將是各國討論的焦點。

20年內就可能升溫1.5°C

相較於過去幾次報告,很多人對這份AR6更有切身感,畢竟2100年太遙遠,20年卻指日可待。而且並不是2040年突然升溫1.5°C,而是從現在起人類所走的每一步決定了自己的未來。可以這麼說,每一個人都會是見證者,也都會受到氣候暖化的影響。

上升1.5°C很多嗎?微軟創辧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如何避免氣候災難》書中提到一個很有感的對照:

「在氣候領域,幾度的變化就是天大的事。上一個冰河期,地球的平均溫度只比現在低6°C。在恐龍活躍的年代,地球平均溫度只比現在多4°C,北極圈成了鱷魚的棲地。」

而且自從1850年工業革命至今的170年,全球平均增溫才1°C,對某些土壤較乾燥的內陸國家而言,可能已上升2°C以上。暖化將改變氣候系統,導致高溫、豪雨、乾旱頻率增加。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在IPCC報告發布後,由執行長張楊乾同步解讀,全球每升溫1°C、1.5°C、2°C,十年內發生極端降雨事件的頻率分別增加1.3倍、1.5倍、1.7倍。而十年內發生農業及旱災的頻率則增加1.7倍、2.0倍、2.4倍。

氣候暖化讓高溫、枯旱、洪水更頻繁

氣候暖化也會造成海平面上升,一方面是極地的冰融,另一方面是海水受熱後膨脹的結果。這分報告統計,從1901到2018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0.2公尺,最糟的情況到世紀末會上升2公尺。

而即使大家很努力減排也無法阻止海平面上升0.28到0.55公尺。張楊乾提到,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曾提出一個數據,如果格陵蘭的冰全融,海平面會上升6公尺。更多國家的濱海土地將被淹沒。

這些暖化的後果在這幾年並不少見,台灣從去年6月起經歷了百年來雨量最少的一年。而就在8月10日IPCC報告發布的2天後,在行政院的記者會中,水利署長賴建信提出一份8月初的洪水報告指出,台灣年雨量2500毫米,屏東霧台的這波降雨也下了差不多2500毫米,等於是一次就把一年的總雨量下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