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收回需自備1000元來換5000元五倍振興券的政策,終於讓振興券正式變成和馬英九政府時代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發放的消費券「一樣的形狀」。背後涉及的政治操作和黨內內鬥,《風傳媒》和《新新聞》有許多精彩報導,在此不多提。
只是蘇內閣在去年發放三倍振興券的主因,就是要避免選民們聯想到馬政府的消費券,原因無他,當初民進黨在野的時候上下一心,實在把消費券罵得太難聽,從去年的三倍到今年加碼的五倍,費盡心思就是要避免酸民講出那句「昨日批馬今日抄馬」,結果努力了半天最後棄守,還是被羅智強酸了一句「還馬英九公道者,必蔡英文。」甚至五倍振興券也被有創意的網路酸民改名為「向馬英九道歉贖罪券」。
藍綠都信仰政府在經濟上要扮演腳色
不過如果你仔細觀察當初由蔡英文擔任黨主席的民進黨,攻擊馬政府消費券的理由,其實會發現,民進黨反消費券是基於對政治意識形態的信仰,而至今仍不願意改發現金,也是基於相同的政治意識形態的信仰。
當我們把政府對經濟介入的主張看成一道光譜,一邊用主張政府不要介入經濟的海耶克(Friedrich Hayek)做為代表,一邊則放上過往共產主義國家的政府完全控制經濟,就會發現黨名有「進步」二字的民進黨,對經濟政策的信仰是偏向政府介入的那一邊。當然,時時把蔣經國十項建設,李國鼎、孫運璿這些「經濟產業總設計師」拿出來朝拜的國民黨,也絕不會是海耶克市場經濟主張的信徒。
簡單說,支持市場經濟的人認為交易這件事情應該交給當事的兩造決定,至於是不是有一邊吃虧還是一邊占便宜,那也只關他們自己的事情,因為沒有旁人比當事人更了解自己決定交易的原因,當每個人都從交易取得最大好處,整個社會就會獲得最大的利益。而支持政府介入經濟的一方,則認為有「旁觀者清」的第三者能夠以更全觀的角度,去看待這些交易。
像當年攻擊馬政府消費券的聲音中,就有認為把錢發給民眾,民眾只會拿去亂買「爽一時」(事實上,「消費主義」在某些場域中是拿來罵人的話),最後得利的只是財團,甚至有些人認為政府發錢給民眾亂花是「不道德」的行為。這些人多半相信政府應該把錢做更好的規畫(例如當時綠黨的潘翰聲就認為錢應該用來扶植未來產業,他主張拿去搞綠能),才會讓社會獲得最大最長遠利益總和。
不發現金,因為那是一種信仰
民進黨政府從去年開始發三倍振興券、今年原又要發五倍振興券,當然是一種「背叛信仰」的行為,但這並非代表他們全然接受海耶克那種「消費者自己最知道錢怎麼花會得到最大利益」的想法,所以三倍振興券沒有變3000元現金,五倍振興券至今也還沒變5000元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