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鄭麗君說,要爭取未來5G釋出頻譜的收入,用來挹注公廣集團。鑑於公廣集團過去與近期的「特殊表現」,還是請文化部高抬貴手,別拿更多納稅人血汗錢去填黑洞,饒了大家吧!
依照文化部的說法,目前全世界華文影視產業,尚未出現一家類似BBC這樣的媒體;相較於中國,台灣的民主形象,讓台灣影視商品在國際上更有機會被國外接受。不過現在公廣集團發展如果只靠文化部每年捐贈9億元,是無法健全台灣公共媒體的長遠發展;因此希望爭取未來2年5G頻譜釋照收入成立「公共媒體基金」,作為台灣公共媒體長期發展基金。
這番美麗的願景相當好,但低估了風險,高估了「民主形象」對節目輸出的助益,更完全沒有算計到台灣政客「強大的破壞力」。
要挹注公廣集團更多資金,提升節目品質,達到節目輸出到華人世界,延伸台灣「軟實力」與影響力,確實是一個很迷人的目標。但要達到此目標,該先想想市場真的存在嗎?有多少競爭者?台灣能否及要如何才能有競爭力?文化部作過多少評估、功課?如果只是畫出一個美麗的願景,卻未評估更不了解路途中的風險,丟下數百億元,恐怕也難有成果。
看看那些有能力把節目、影片向海外輸出的國家吧,不論是長期以來就扮演「文化輸出」的美、歐,或是近年才崛起的韓國,甚至中國,能有對外進行「文化輸出」(也有人認為是「文化侵略」)者,在光鮮的節目下,其實是堅實又綿密的生產鏈在支撐─從文化創意者到資金支援、再到電影工業實力的配合、再到行銷海外的策略與支援網絡,缺一不可。
再看看公廣集團目前的運作、素質,及過去的表現,文化部這種作法,就更讓人擔心其風險了。台灣的公共電視在1998年開播上路,至今已20年;所謂的「公廣集團」在2006年成立,運作也已12年,但成效卻難讓人滿意。外界對公廣集團的印象時常停留在類似近期公廣集團的內鬥、或是難服眾的「政治任命」事件,至於公廣集團製作什麼優秀高品質的節目、對台灣影視生態產生什麼正面影響,則少有所聞。
這種情況下,文化部拿著釋譜百億元給公廣集團,就能讓公廣集團脫胎換骨,開始對外輸出高品質的節目嗎?文化部聞不到其中的風險嗎?
而文化部認為台灣「民主形象,讓台灣影視商品在國際上更有機會被國外接受」,觀察國際市場的變化,也讓人擔心文化部是否過於一廂情願。
美國好萊塢電影打遍全球無敵手,簡單講就是電影好看、拍得精采、故事講得棒,背後支撐的電影工業體系強勁無比,與老美的民主形象有多少關係?韓國傾10年之力讓韓劇行遍亞洲,與韓國的民主形象又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