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9月11日晴空萬里的上午,56歲的美國華府律師范伯格正在費城法學院教授調解集體訴訟的程序。他畢業於紐約大學法學院,曾任聯邦參議員泰德甘迺迪的幕僚長,也是達成爭議案件賠償的專家,經手過越戰橙劑受害者索賠案、有害物質石棉受害者索賠訴訟。
下課後,范伯格(Kenneth Feinberg)看到大批學生擠在走廊的電視機前。他走過去,新聞畫面播放一架飛機撞上世貿中心(WTC);幾分鐘後,第二架飛機衝撞世貿南塔,然後又有第三架猛烈撞擊五角大廈。這一天永遠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包含范伯格的。
恐怖攻擊發生兩個月後,范伯格獲得美國國會交付一項不可思議的任務:擔任九一一受害者賠償基金會負責人,為當天逝去的將近3000條生命以及數千名受傷人員,鑑定他們人生的價值;儘管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無限預算,但這些家庭的傷痛是永遠無法以金錢償還的。
金錢如何衡量一條人命?
九一一襲擊受害者賠償基金會成立於事發的第11天,成立的原因是希望讓受害者接受賠償並放棄起訴航空公司,讓涉事航空免於因為數千起訴訟而倒閉。在報紙上讀到受害賠償基金會正在徵人之後,范伯格認為他非常適合這份工作,他表示自己會無償完成這項任務。
他與時任司法部長艾許克羅(John Ashcroft)進行了兩次面談,在此期間,部長同意讓他的專業團隊獲得廣泛的酌情權。范伯格得到了這份工作,他提出一套能夠計算出受害者當前和未來收入的薪酬公式,目標是確保85%的資金不會流向收入高的群體,並獲得超過80%受害者家屬答應和解,否則鉅額訴訟費將壓垮產業。
范伯格首先就碰上了一大難題。受害者賠償基金會為罹難者家庭分配賠償,以換取他們在法律層面上的合作,而范伯格負責計算每個家庭應獲得多少錢,根據每個受害者的預期終生收入來計算。表面上,這似乎是一個合乎邏輯的計劃,但生命的價值真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嗎?
這正是范伯格與受害者賠償基金會為人詬病之處,算式、數字與金錢如此冰冷,和受害者家屬的心碎相矛盾。「一具身軀的合理價格是多少?」現年75歲的范伯格在華府律師事務所接受採訪時說,「這無關正義與公平。這不可能是公平的,而是憐憫。」
律師與賠償對受害家庭的意義
起初,幾乎沒有家屬對范伯格感到滿意。他遭到罹難者家屬的質疑與譴責,不僅因為他的公式直接定義他們摯愛逝者的生命價值,還因為他在解釋時的「冷酷態度」。一名世貿中心罹難者的丈夫沃爾夫(Charles Wolf)建立了名為fixthefund.org的網站,他批判范伯格的作為,「他根本沒聽進我們的話」,他就像國王一樣訂定了法律沒寫到的規范,要求所有人遵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