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監理單位有意對支付寶分拆,讓人直覺的想到的是:上世紀初美國對標準石油的分拆,及之後1980年代對AT&T(美國電話與電報公司)的分拆,兩者都被視為反壟斷行動的勝利。
如果北京真要分拆螞蟻金服、支付寶等,以權力運作而言,百分之百絕對可以做到,只要北京監理單位決定、政治面支持,馬上且一定可做到;相較之下,美國的反壟斷與分拆企業要走司法途徑,不僅曠日廢時、且最後也未必能作到──例如微軟的反壟斷官司就打了10年後以和解結案。在技術上,原本支付寶就是包山包海的服務與產品,擇其規模大且重要者分拆獨立,也不難做到。
因此,支付寶最後被分拆的可能性遠遠高於美國那些科技巨擘,至於被分拆後的命運,未必就是負面──標準石油與AT&T被分拆後,其實表現更好、整體價格增加,因此對支付寶而言,未必就是災難一場。
雖然同樣是針對科技巨擘而來的作為──客氣的說法是「加強監理」、反壟斷,直率的說法是壓制、打擊,歐美國家對科技巨擘的反壟斷調查,被賦予較正面形象,中國對科技巨擘的行動,則難逃政治、維穩、加強控制、極權本質等負面評價,但到頭來都一樣是緊縮科技巨擘的空間與權力,至於成敗與後果──例如對產業的進步與創新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影響等,則仍待觀察。不過,對中美的科技業者而言,這幾年都會是充滿風險、災難又震盪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