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哀那些學習歷程的白老鼠們!

2021-10-05 07:20

? 人氣

教育部搞烏龍,高中生的學習歷程檔案遺失,大學入學方式一變再變。圖為大學學測應試學生。(顏麟宇攝)

教育部搞烏龍,高中生的學習歷程檔案遺失,大學入學方式一變再變。圖為大學學測應試學生。(顏麟宇攝)

日前教育部捅一個婁子:有2萬5210件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上傳後「遺失」,有81校、7854名學生受影響,教育部說是廠商的疏忽。但教育部整個事件的處理明顯錯誤,發生問題就推給廠商,當然,更嚴重而惡劣的是:拿一整個世代的高中生當白老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明年將有首批新課綱畢業生,攸關高中職畢業生升學重要參考依據的是學習歷程檔案;而不論喜歡或不喜歡、更無論升學方式改了多少翻,台灣還是一個升學至上、學歷掛帥的地方,因此,那些影響到學生升學的學習歷程檔案,對那些學生乃至家長,到底有多重要、多寶貝,就可想而知了。

結果,對如此重要、甚至被學生與家長簡直視為「關乎身家性命」的東西,咱們的教育部,就讓這些檔案,在他們的眼皮子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雖然有人為教育部說話,強調這麼重要的資料,學生必然手上有,「再傳一次就好了」;但當教育部要學生把學習歷程都上傳「集中保管」,卻又如此失職又不專業的搞出檔案消失的飛機時,其失職與無能就不在言下了。

萬一有那個倒楣鬼學生,上傳後自己的電腦出問題─例如硬體壞掉、不小心殺掉檔案…..,又碰到教育部的烏龍,是不是要重作一份?而且,重作得來嗎?

而蔡政府的部會似乎「流行」出事後把責任推給廠商,台電搞了幾次全台大停電,千錯萬錯都與部會無關,因為都是廠商犯錯造成。教育部這次「跟上流行」,指發生此事是因廠商出錯─雖然廠商一度否認,但或許想繼續作生意就必須禁言,之後就不多說了。只是身為發包與監督單位,教育部難道完全沒責任、不必有任何人負責嗎?

此外,教育部也明顯有意掩蓋錯誤,立委就揭露,教育部早幾天已發函要各校「暫緩上傳」,當時顯然已發生問題,但教育部一直到媒體揭露後才公開此事,這種作法既是怠慢處理又是意圖掩蓋錯誤。

這次教育部的學習歷程檔案事件,並未引發社會太多關注,原因之一應該是:大部份民眾對何謂學習歷程檔案,別說了解、恐怕連聽都沒聽過,因為這是「108學綱」之後的新制度,用最淺顯的話來講,就是要學生從高一到高三,作學習歷程檔案來「定期記錄、整理自己的學習表現」,當然,真正的重點與重要性在:這些檔案會作為升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備審資料」。

對實務稍有了解者,大概知道這又是不知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教育學者與官員,聯手泡製出來、號稱可減輕學生升學壓力與負擔、找出自己興趣、同時讓學校找到更適合學生的方式。一如學測到指考、無謂增加更多學生壓力一樣,學習歷程檔案制亦相同。

更淒慘的是前幾屆的學生,再次成為白老鼠,唯一能作的就是:老師與學生一起努力「猜」審查教授的偏好。而且一如過去的「制度改進」一樣,最後往往是都會、高階、富有的學生更有利,他們更有資源尋求各方協助,把學習檔案歷程作得更好、或是說「更投教授所好」─考試找槍手容易被抓到,但作學習檔案則容易找槍手又不出事。

在學習歷程檔案出事後,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文耀就抨擊,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本來就是錯誤的政策,「害考生、害審查教師、也害考招的公平性」,對偏鄉考生更不利,因此主張儘快廢止這個錯誤的政策。

事實上,「108學綱」的荒謬處不僅於此:說要強化理工科技,但高中所有數理學科是減少授課時數,減少到幾乎所有老師都在趕課,而且趕到後來都要學生「自己好好念」;再如台灣英語能力已不佳,如果能好好學好一種國外語言就已「難得可貴」了,但高中卻變成要選「第二外國語文」,學生除了英文外還要被迫學第二外國語文,訂定政策學者陳義過高到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步了。

不過,對這個從來不認錯的政府,教育部大概不可能對此政策作任何改變,因為這個政策在其手上開始推動,改變無異認錯。而那些註定當白老鼠的高中生,只能無奈的成為試驗品,高等教育再次淪為實驗場,天佑學子,天佑台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