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的目標,政府積極推動綠能,不僅提供創業商機,也帶來新的投資機會,除了股市、房地產等投資標的,有愈來愈多人參與太陽能投資,藉由台電20年保證收購制度取得穩定現金流;創立於2016年的陽光伏特家,是全台首個公民太陽能電廠平台,藉由共同出資降低太陽能投資門檻,讓大眾以最低約1.4萬的資金參與太陽能投資,成為綠能的資助者。成立6年以來,陽光伏特家已建置超過300個電廠,擁有超過2.3萬位出資者,發電量超過2.2億度,約可供6萬戶家庭一年用電量。
提供平台,降低民眾投資門檻
根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台電必須用固定電價收購每一度電,並且保證收購20年;因此,綠能發電中的太陽能,便成為現金流穩定,投資報酬率容易預估的標的。但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馮嘯儒受訪時表示,一般民眾參與太陽能建置會遇到3個障礙:首先是資金門檻,太陽能電廠建設資金至少幾十萬,多則上看數億,民眾難以負擔;此外,民眾未必能提供適合裝設太陽能板的場地,再者,與施工單位溝通、監督等往來作業,對一般人而言更是困難重重。
馮嘯儒解釋,陽光伏特家扮演平台角色,媒合出資者、建置者、場域提供者,既累積潛在投資人的資金、撮合適當場地,也透過公司建置太陽能廠,讓這三種角色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屋頂出屋頂」,降低投資門檻,即使是升斗小民也能成為太陽能電廠的投資人。根據陽光伏特家的出資制度,若要投資,最低單位是一片太陽能板,依照案場大小,大概介於1.4萬至2萬之間;也就是說,一般民眾能以最低約1.4萬的資金,參與太陽能廠的建置。但讀者要特別注意的是,相關投資並不保證收益。
能否建設太陽能板?屋頂須符合3條件
建設太陽能廠的一大關鍵是取得適合場地,陽光伏特家鎖定一般家戶與工廠的屋頂,先取得眾多屋頂,建設太陽能電廠才能有規模經濟效益;馮嘯儒分析,能夠建設太陽能板的屋頂首先必須合法,建物並非增建或違建,此外還要符合結構完好、周遭沒有遮蔽等3大條件,只要上述條件符合,小至二、三十坪的民宅,大至三、四千坪的廠房都能建設太陽能板,而提供屋頂的屋主自然也能得到租金收益。
除了屋頂,地理位置也會影響太陽能板的架設。馮嘯儒表示,新北、台北案場相對少,是因為屋頂違建為數眾多,普遍無法架設太陽能板,而且雙北地區多為公寓大樓,涉及的利害關係人複雜,因此洽談不易,難以促成建設。至於東部沒有案場,主要原因是位置較偏遠、營運管理不方便,需要從外地調度;台灣西半部則是太陽能發展重鎮,具備規模經濟效益,營運相對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