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2018-02-14 07:10

? 人氣

從景山公園眺望紫禁城,只見藍天白雲不見霧霾。(風傳媒)

從景山公園眺望紫禁城,只見藍天白雲不見霧霾。(風傳媒)

「北京的空氣品質全中國第9」!有沒有搞錯?但確是實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環境保護部公布,1月份中國74個城市的空氣品質排名中,北京市出乎意外地排名第9。空品比北京好的依序是海口、福州、張家口、舟山、廈門、麗水、貴陽、昆明、北京、拉薩,都位處邊遠或沿海,霧霾惡名昭彰的北京竟然還比印象中的美麗城市青島還好。(懷疑這是中國政府製造的數據?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空氣品質監測器和綠色和平組織的研究也呼應「北京的PM2.5濃度已經快速下降超過50%」)

當然這是北京政府用強制方法製造出來的,但至少他們不是製造數據,而是製造了事實。北京市民很高興今年冬天「看見久違的藍天」,可是前些日子抗議「驅逐低端人口」、「煤轉氣造成供暖不繼」的聲音到哪去了?

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通常事情都有兩面,人們記得的是哪一面,那就是歷史。

20180213-北京景山公園。(風傳媒)
北京藍天再現。圖為北京景山公園。(風傳媒)

先從遠的說。秦始皇一統天下,結束了戰國時代,如果那時候有民意調查,肯定他的支持度很高,支持被消滅的六國王室支持度肯定趨近於〇。而秦始皇的諸般改革: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隳壞城郭免除關稅、夷平險阻(不再打仗)等,肯定受人民期待,他本人勤於政務,每天要看若干石公文(竹木簡用稱重量方式衡量),也肯得人民支持。

可是他不受人民愛戴,因為他的手段太急了,用嚴刑苛法來推動改革,其結果是他死後才四年,帝國就結束了,他的萬世一系夢想也灰飛煙滅了。但是,秦始皇的歷史罵名卻是因為「焚書坑儒」—因為儒家掌握了後來兩千年多的撰史權。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後都是法家當道,秦滅漢興,初期是道家與儒家交互主導(隨主政者擺動),到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影響直到今天。

漢武帝也推動了很多改革,除了更進一步鞏固皇帝全力之外,均輸、平準、以及五銖錢都大大改善了當時人民的生活。而漢武帝秦始皇最大的差別,在我看來,是在位時間長短有別—漢武帝在位54年,歷史上第3長。

然後我們看近一點的例子:毛澤東。毛澤東有一首詞,當中兩句: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毛澤東一生幹了很多大事,罵他的人有很多材料,可以將他講成十惡不赦;褒揚他的人也有很多材料,可以將他講成民族偉人。由於中國共產黨始終執政快70年,所以毛澤東還是民族偉人,而習近平在19大提出「建國百年目標」,如果能完成,中共政權就超過元朝的97年,毛澤東的歷史定位就不太會改變了。

至於習近平,如果真能實現他所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他也將隨著中共建立的長命朝代而歷史留名,人們將忘了他的不好(如驅逐低端人口、騰籠換鳥強制遷廠等),而只得他的好(如北京復見藍天)。

回頭來看台灣,蔣介石的功過近年來頗引起爭議,其實就因為國民黨執政不夠久,而蔣介石當年要在台灣立定腳跟,非得實行諸多改革,改革就一定會讓很多人「痛」,也會讓很多人稱讚,他最後會如何蓋棺論定,現在言之過早。而若台灣最終「被北京統一」,蔣介石還有可能在歷史上有位置,蔡英文、馬英九只怕連名字都沒有。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但如果不爭朝夕,別說一萬年,連50年都沒有。也就是說,眼前的霧霾問題,不是只有影響「眼前」,總要讓後人有稱讚你的材料,才談得上歷史名聲。

*作者為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