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我這個世代的越戰年代軍官有志一同,誓言當輪到我們發號施令時,我們絕不會坐視默許(領導人)基於牽強薄弱、人民難以理解的理由,發動一場無法全力投入的戰爭。」
——鮑爾(Colin Powell)
他原本很有機會成為繼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與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之後,美國不世出的軍人政治家(soldier-statesman)。但是一場演講,一場災難性的不義之戰,讓他的功業與形象蒙上污點;儘管當時他早已釋出兵柄,那場戰爭根本不是由他指揮。
美國前國務卿、退役陸軍四星上將鮑爾(Colin Powell)在10月18日以84歲高齡病逝,美國舉國震悼、推崇備至之餘,也不得不再次面對那場讓鮑爾後來不斷被問起、不斷解釋的伊拉克戰爭。
20世紀的「伊拉克戰爭」其實有兩場(姑不論1980年至1988年的兩伊戰爭),對鮑爾而言意義截然不同。第一次伊拉克戰爭也就是1991年的波灣戰爭,鮑爾以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CJCS)之尊立下輝煌戰功,為美國政界、軍界掃除越戰陰霾,各方甚至開始討論應否讓他晉升為五星上將——上一位獲此殊榮的名將是1950年的布萊德雷(Omar Bradley)。
鮑爾主義:窮盡非軍事手段之後的果決用兵
不僅如此,鮑爾從越戰經驗(年輕時兩度派駐越南)萃煉出來的軍事信念,也在第一次伊拉克戰爭中做了實兵演練,後來被稱為「鮑爾主義」(Powell Doctrine)——美國對外用兵必須滿足幾個先決條件:攸關重大國家利益;有明確可達成的目標;分析風險與成本;窮盡非軍事(外交)手段;備妥退場策略;國內民意力挺;國際社會支持;果決使用壓倒性的軍力。簡而言之:目標洞若觀火,民意風行草偃,軍力泰山壓頂。
然而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卻成為「違背鮑爾主義」的負面案例,讓美國與伊拉克付出重大代價。鮑爾坐鎮美國軍方時期,念茲在茲的是如何避免讓美國再一次陷入越戰式的泥淖,但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卻正是這樣的泥淖。
小布希(George W. Bush)2001年僥倖(佛州計票爭議)當選總統,國安外交團隊被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勢力把持,但還需要一位聲望、資歷、形象的人物坐鎮,退役多年的鮑爾是不二人選,而他也欣然應命出任國務卿。
從美國最高階將領轉型為美國首席外交官,鮑爾如魚得水。35年的軍旅生涯並沒有讓他窮兵黜武,他認為就美國的國家安全而言,軍事與外交不是二者擇一,而是相輔相成。他的作風溫和務實,不會拘泥或熱中於意識型態,而是著重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