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個公民運動組織已經開始串聯,發起全國各級學校的學生與老師在3月14日罷課17分鐘。第二波行動選在4月20日,19年前的那一天,科羅拉多州科倫拜中學(Columbine High School)12位學生與1位老師死於2名學生槍下,為近代美國校園的槍林彈雨揭開序幕。
今年適逢美國期中選舉,NRA政客的苦日子還在後頭。
NRA與共和黨一貫論述伎倆:開殺戒的是人不是槍
當然,從街頭示威抗議到實質政策變化,中間是一段漫漫長路。歐巴馬總統時期推動加強槍枝管制已是難如登天,更何況現在是共和黨從白宮到國會參眾兩院「完全執政」。帕克蘭槍擊案發生之後,川普上電視發表談話,絕口不提「gun」、「weapon」等字眼,只強調「行兇者是精神病患」,也就是NRA政客慣用的「開殺戒的是人不是槍」邏輯。共和黨籍佛州聯邦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則直接對政治獻金恩客NRA表忠:「我們不應該遽下結論,認為槍枝管制法規能夠預防佛州校園槍擊案。」
後來聯邦調查局(FBI)坦承幾個月前就接獲兇嫌可能犯案的線報,但並未進一步追查,因此錯失防範先機。對NRA政客而言,FBI的錯誤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可以和「精神病患犯案」拼湊成一面轉移輿論焦點的擋箭牌。不過,到目前為止,「大規模槍擊案世代」並不買帳。而且諷刺的是,歐巴馬曾立法加強管制精神病患購買與持有槍械,但這項法規在去年被廢除──共和黨修法,川普簽署。
加強槍枝管制能減少悲劇嗎?康乃迪克州已經成功
當初歐巴馬是為了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槍擊案而立法,對槍枝管制運動悲觀的人,常會想到這樁悲劇:2012年12月14日,一名精神病患闖進這所小學,槍殺20名6至7歲學童與6名教職員。20具冰冷的兒童遺體,還是無法撼動更冰冷的NRA政客。
但是慘劇還是為桑迪胡克小學所在的康乃迪克州帶來了改變。州議會通過一連串法案,加強對攻擊性武器的購買限制、禁止販賣容量超過10發的彈匣、已擁有這兩類槍械的民眾必須登記、要求所有槍械販售進行背景調查等等。結果立竿見影,康州與其他幾個槍管法規最嚴格的地區如加州、新澤西州與紐約州,如今是全國槍枝致死率(犯罪與意外)最低的州。不難想見,這幾年的康州是民主黨當家。
有新世代加入戰局,有成功運作的範例,NRA政客也黔驢辭窮,或許,美國槍枝管制運動已經來到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