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美國近年持續強化與亞洲盟邦的合作關係,提升美、印、澳、日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並搭配軍事合作,鼓勵日本增加國防預算,要求北約(NATO)盟邦到南海執行航行自由巡邏(freedom of navigation patrols),為澳洲提供核動力潛艦技術,與越南進行軍方高層互防,針對中國威脅來獲取軍事科技(網路戰、太空戰、AI人工智慧、無人系統、高超音速飛彈)、與日本及南韓談判新基地協議。
「大博弈」在東亞登場,中心正是台灣
史塔夫瑞迪斯認為,一場現代的「大博弈」(Great Game)已經在東亞登場,中心正是台灣。因此華府必須儘快釐清自家的東亞戰略,並以全政府、全社會(whole-of-government, whole-of society)之力與中國周旋。美中經濟相互依存關係盤根錯節,一旦爆發衝突將兩敗俱傷,而且是重傷。
美國這套戰略必須多管齊下(multi-pronged):軍事層面對中國形成嚇阻力(威懾力),特別是網路、AI、太空、海上作戰等領域;外交層面強化Quad機制;以價值為基礎的戰略傳播鞏固東亞地區對民主、自由與人權的支持;經濟層面強調互惠性的市場准入(market access),制裁剽竊智財權的行為;科技架構強調從加密貨幣到隱私權規範的國際標準。
提綱挈領,這套戰略是要在該對抗中國的時候對抗,在能夠合作的時候合作(例如環境與氣候、生物醫學與傳染病大流行、核武與網路軍備管制等議題)。華府與北京高層必須建立直接、專屬的對方管道(熱線),制定兩國部隊遭遇時的互動細部準則(例如機艦保持安全距離、避免飛越對方船艦、禁止開啟射控雷達)。
史塔夫瑞迪斯最後指出,美中高層之間清楚、專業的訊息傳遞與溝通非常重要,在台灣議題上尤其如此。美國新任駐中國大使被提名人伯恩斯(Nicholas Burns)應該儘速履新,白宮國安會坎博的中國戰略應該儘速出爐。當前民主與共和兩黨對於中國挑戰的迫切性已有共識,現在美國需要的是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