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烏得勒支的耶誕老公公今年等不到歡迎儀式;德國科隆的嘉年華會的「會長」確診新冠肺炎;奧地政府利將針對尚未注射疫苗者實施封鎖;丹麥重啟「新冠通行證」制度。去年初新冠病毒從中國出發,歐洲各國首當其衝,付出慘重代價才走出疫情幽谷。但是近來,世界衛生組織一名官員形容:「歐洲再度成為大流行疫情的震央」。
12日,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宣布實施「部分封鎖」(partial lockdown):非民生必需的商店傍晚6點打烊(包括髮廊、三溫暖、賭場、性工作者)、體育賽事一律以「無觀眾」方式進行、家庭聚會的13歲以上賓客不得超過4人、鼓勵民眾盡可能在家工作(WFH)。封鎖預計實施3周,期望能在耶誕節前解禁。
歐洲(尤其西歐)有豐富抗疫經驗、大規模疫苗接種(荷蘭超過7成)、優質公衛體系,但是當凜冬再度來到,許多國家再度遭到病毒圍攻,令人民痛苦的封鎖措施再度出籠。
根據世衛(WHO)統計,歐洲上周新冠死亡人數較前一周上升10%,一大部分要歸因於疫苗接種率相對較低的東歐國家,但德國、英國等西歐大國也出現確診病例再度激增的現象。柏林(Berlin)慈善醫院(Charite Hospital)的病毒學家卓斯坦(Christian Drosten)說,目前情況急迫,院方已開始取消部分手術。
西歐國家接種率普遍超過60%,西班牙與葡萄牙更超過80%,但是那些至今不肯接種疫苗的少數民眾,終究難逃病毒魔掌。換言之,這些反疫苗者(anti-vaxxers)不能指望「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保護,如果繼續拒絕接種,遲早會被列入確診甚至死亡病例。
英國艾克塞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醫學院教授潘卡尼亞(Bharat Pankhania)對《美聯社》(AP)表示,歐洲未接種民眾數量仍然龐大,各國解封之後民眾恢復社交活動,較早接種疫苗的人們免疫力下降,這些因素導致了確診病例再度攀升。
當然,西歐各國近來的疫情還是比美國好很多,也遠不如去年三、四月間那麼恐怖。不過許多醫院應付新增的病例仍然倍感吃力,加護病房床位不敷所需,還得以緊繃的醫護人力來處理大量的篩檢工作、延後進行的手術。
現在各國政府決策的最大考驗就是:如果不實行像去年那麼嚴格的封鎖措施,能否壓平這一波疫情曲線?專家認為有可能做到,但一些封鎖措施不可避免,而且疫苗接種要持續推動。目前法國、英國、瑞典、德國、瑞士、奧地利的完全接種率都還不到7成。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公衛學者斯里德哈(Devi Sridhar)說:「我認為將人們關在家中的年代已經過去,因為現在我們有對付新冠疫情的工具——篩檢、疫苗與藥物。但我希望人們要做該做的事,例如戴上口罩。」
許多國家現在會要求進出公共場所的民眾出示「新冠通行證」(COVID pass),證明自己完全接種、已經痊癒或者篩檢陰性。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日前表示會加強實施,向義大利看齊。
但潘卡尼亞教授警告,新冠通行證也會造成錯誤的安全感,因為完全接種的人還是有可能感染,只不過重症或死亡的風險遠低於未接種者。他說:「要控制疫情就必須多管齊下:避免群聚、避免通風不良空間、接種疫苗、戴口罩。」
去年上半年遭到疫情重創的西班牙,如今卻堪為歐洲各國表率。西班牙的完全接種率高達8成,雖然政府不再強制要求戴口罩,但許多民眾戶外活動時照戴不誤,潔身自愛。西班牙疫情近來微幅上升,但公衛專家班哥亞(Rafael Bengoa)很有信心地說:「這一回,病毒無法再次宰制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