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艦艇命名有一套繁複的規則(和不少例外),主要取材自美國地名、偉大戰役、早期帆船與特殊人物。最後一類想當然爾會有濃厚的表彰意味:戰爭英雄、歷代名將、卸任總統、對海軍發展有重大貢獻的官員或議員。
不過,美國海軍6日下水的綜合補給艦(replenishment oiler)「哈維・米爾克號」(USNS Harvey Milk)卻相當特別,她表彰的人物雖然當過海軍少尉,但與「戰爭英雄、歷代名將、卸任總統、重大貢獻」搭不上邊,而且60多年前從海軍「不光榮退伍」(other than honorable discharge)。
可想而知,這樣的選擇必然別有深意。
2008年藉電影《自由大道》(Milk)拿到奧斯卡獎最佳男演員的美國男星西恩潘(Sean Penn),詮釋的人物正是米爾克。他是美國性別平權運動代表性的人物,更是同志從政之路的拓荒者,一生際遇非常戲劇性。
米爾克生於1930年的紐約市,父母親是來自東歐小國立陶宛的猶太人,大學畢畢業後加入美國海軍,當時適逢韓戰,他在潛艦搶救船「三趾鷗號」(USS Kittiwake)上擔任潛水教官,但1955年被迫退伍,原因是軍方發現他的同性戀性傾向,威脅要以軍法審判伺候。
當時不僅美國軍中如此,美國社會也民風未開,米爾克退伍後進入保險業與金融業,交過幾位男友,但繼續對自己的性傾向遮遮掩掩,直到40歲之後才走上平權運動之路。
1972年,米爾克移居加州舊金山(San Francisco)卡斯特羅區(Castro District )。從二戰落幕之後,當地就聚集了許多遭到社會排斥、相濡以沫的男同志,發展出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同志社區,讓米爾克如魚得水;舊金山市政府與市警局的保守、強硬政策,則讓米爾克決定投身政治。
1977年11月,屢敗屢戰的米爾克終於如願當選舊金山市政監督委員會(Board of Supervisors)委員,而且是加州歷史上第一位出櫃同志民選官員,成為美國性別平權運動的標竿人物,米爾克則自比為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第一位黑人球星羅賓森(Jackie Robinson)。
監督委員任內,米爾克不按牌理出牌的作風讓委員會主席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相當頭痛,但他與市長莫斯康尼(George Moscone)合作無間,兩人聯手推動通過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平權法案:禁止公共服務、住宅與就業的性傾向歧視。
然而米爾克的政治生涯相當短暫。1978年11月27日,一名因為丟官而心懷怨恨的前市政監督委員懷特(Dan White)持槍闖入市政府,先槍殺莫斯康尼,再槍殺米爾克。凶案發生當天,范士丹也在現場,驚駭之餘向美國社會宣布此一消息,她後來繼任市長,一當就是9年,仕途一帆風順,至今仍是加州聯邦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