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1月26日提出修憲案,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提出21項建議,其中,刪除國家主席與國家副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限制惹人非議,這象徵習近平有望續任國家領導人,得以延續個人政治生命,但位子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中共黨媒《求是》雜誌在去年11月自詡中國大陸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諷刺西方民主是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政治遊戲。平心而論,新華社公布此次修憲案後,在海內外引起諸多討論,微博關鍵字搜尋「帝制」、「復辟」、「個人崇拜」等敏感詞一率遭到屏蔽,一個限制人民討論國家修憲議題的政黨,何來談論民主呢?
兩岸關係在雙方毫無政治基礎下呈現冷和狀態,日前大陸國台辦宣布31項惠台措施,在經濟文化全方面拉攏台灣人,更在去年19大前夕修改台灣律師在大陸執業管理辦法,大幅鬆綁台籍律師執業範圍,可是爭議的李明哲案和維權訴訟,台籍律師仍無法協助,甚至連建議權都不行。雙方在政治體制面上的迥異,生活習慣的不同,兩岸怎會因為經濟文化開放使民心趨近?中共在此時大開憲改大門,改變政體往強人獨裁邁進,何能喚取台灣人民對陸方的信任?修憲的結果也只會把彼此心理差距越拉越遠。
細究國家主席位子真有那麼重要嗎?回顧中共黨史和建政史,唯有毛澤東擔任中共中央主席長達31年之久,但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僅做了短短5年。實現改革開放的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一生當中從未出任國家主席一職,卻是中共當時最有權力的人物。
而鄧小平的智慧不僅如此,在中共第11屆3中全會後,提出了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問題。為了建立幹部領導退休制度,在不破壞體制的狀況下,另立特殊機構輔佐中央,進而成立「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目的在實現改革開放及四個現代化的過程中,以完善人才培育與新舊交替,更達到政策穩定延續的目標。這完全不亞於習近平所倡議的「兩個一百年」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如今,透過修憲破壞體制的行為,是為了確保政策穩定?還是個人權慾作祟?海內外早已知曉一二。
除此以外,海峽兩岸均推崇孫中山先生,在於孫文落實政府與人民的關係,實行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國家主權的民主政治,這在台灣早已成為模範。反而自認是孫中山先生遺教領航者的中共,居然說修改國家主席任職規定,是著眼於「健全黨和國家領導體制」,不禁利人莞爾。另外,《環球時報》引述權威解讀表示,任期限制取消不一定代表恢復領導幹部終身制,而是要保持並完善「三位一體」的領導機制。試問,毛鄧時期強調三位一體了嗎?號稱槍桿子出政權的中國共產黨,不就更應加以強調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地位?何況三位一體落實在楊尚昆卸任以降,從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開始。因此,現在提出的修憲問題是嚴重破壞推翻滿清的民主革命思想和改革開放成果。
世界各國地區領導人任期均有限制,美國除了小羅斯福總統因二戰關係連續出任四屆總統職務,其後美國通過憲法第22修正案,明文規定了總統任期限制,而眾所週知要連任的俄羅斯總統普丁,也沒有因個人權力修改任期規定,按照憲法規定擔任總理後才回鍋總統,並無違反國家制度問題。現在,縱使中國大陸全方位迅速發展,但卻在政治體制上開人類文明倒車,使得兩岸民心向背愈走愈遠,至此,中共必須認清到無論是修憲或兩岸關係,「強摘的果實不甜」正是兩岸人民永遠走不近不爭的事實。
*作者為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