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中國官媒最近釋放的訊息,卻不容樂觀。
《環球時報》英文版18日的社論指出,中方在拜習會上的發言並未涉及「戰略穩定」的討論,更沒有提及蘇利文所說的內容,「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兩國領導人肯定沒有就此達成明確結論」。《環時》更進一步指出,美國一直希望將中國拉進核武軍控談判,但中國在川普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就拒絕過了一次,何況中國的核威懾能力遠遠不如美國與俄羅斯,「因此中國的態度具有道德與現實基礎,美國可不能硬要中國就範」。至於蘇利文「雙方已有一定共識」的說法,不過是「與美國媒體的共謀」,想要將北京趕鴨子上架。
對於中國增強核武的必要性,除了提到中美之間的核武戰力差距,《環時》也提到了兩國的關鍵爭議點—台灣。《環時》宣稱「我們需要建立的是有效的核威懾,排除美國在關鍵時刻對中國進行核武勒索(nuclear blackmail)的可能性」。因為「民進黨政府瘋狂地拒絕統一,更依賴美國尋求獨立,因此台海兩岸極有可能爆發戰爭,美國則一直暗示可能軍事介入此事」,《環時》認為真正會率先動用核武的是美國才對,因此美國才是需要保證不會採取極端行動的一方。「只有當美國不去威脅中國的核心利益時,中國自然就沒有必要透過核威懾來加強國家安全」,雙方也才可能進行核武軍控談判。
《環時》上個月曾呼籲拜登政府跟進中國的「不率先使用核武」政策、並且要求美方「不應附帶任何條件」。不過「威爾遜國際學人中心」(The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的鄧馬克(Abraham Denmark)與喬治城大學的泰爾米吉(Caitlin Talmadge)在《外交事務》撰文警告,北京在大幅提升核武戰力的同時,中國駐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更公開建議:
「對於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我們是否可以再審視一下這一政策,作些微調?比如,我們關於對核國家無條件不首先使用和對無核武器國家、無核區不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不變。但是,無條件不使用不適用於美國,除非中美談判達成相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諒解,或者美不再採取任何損害中國戰略力量有效性的消極措施。」
北京對於核武軍控談判的前提於是清晰起來:美國需承諾不會對中國率先動用核武,更不會以核武作為「中國不可統一台灣」的要脅,否則中國不會跟美國進行相關談判,更可能宣稱「對核國家無條件不首先使用核武」的原則不適用美國。鄧馬克與泰爾米吉也警告,中國最近的高超音速飛彈試驗,增加了中國以核武突襲美國的可能性。因為中國如果展現了「藉著不可預測的飛行軌跡攻擊美國」的能力,就能確保即便美國率先動用核武,中國的殘餘戰力仍有機會突破飛彈防禦系統攻擊美國本土,也就能確保美國無法以核武恫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