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委員劉希平曾建議,在生物敏感地區開發,工程的不確定性很高,雖然港外移,工程汙染對藻礁潛在性的影響很大。中油說要18年,不如由台電在台北港另案提出一個接收站申請,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中油要18年,看台電需要多少年。
台北港在飛彈拋物線範圍內?王价巨:把台北港整個打死
另外環評委員王价巨也曾提問,三接一定要蓋在觀塘工業區的說服力不足,是否有其他更明確的決定因素?得到的回覆是:「台北港鄰近觀音山防空飛彈基地要塞地,在飛彈發射拋物線範圍內,及位於桃園國際機場飛航管制區,恐增加營運上之風險。」
這樣的回覆讓王价巨當場動怒,他說:「台北港、林口港說不符合的說法很難接受,如果依你們說的台北港的理由,以後可能連台北港都不能使用。你們為了說不行,把台北港整個打死,這是一個好的回覆嗎?請拿出專業告訴我們為什麼不行。」
這份在2018年1月由中油提出的書面答覆還提到,三接非在觀塘不可的理由之一是:「其他方案都無法符合2022年7月開始供氣的期程目標。」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在2020年12月15日立委蔡壁如的公聽會中說:「三接如果要找其他地點興建,環評等行政程序很耗時,大潭7~9號機因為沒有氣源,無法在預定時間商轉。」
三接異地無法在2022供氣?又改口說到2025年
然而到了今年5月3日行政院公布三接再外推方案時,卻改口說三接如果移到台北港要11年,不是之前說的18年。而三接上線時程也從非在2022年不可,改成2025年。而且大潭7~9號機也改口說要如期完工,透過調度提供氣源。種種說法反反覆覆。
政府做事跟民間的方法、目標都不同,如果一個私人企業老闆聽到乙案比甲案可以節省1300億,你覺得他的反應會如何?肯定是窮盡洪荒之力也非找到那個方法不可。但政府做事不是這樣,外面的世界可以千變萬化,但政府機構做事最好無風無雨。
而環評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不能以理服人,最後就是官派委員表決通過,而那些提出異議的環評委員則全數被換掉。先是違反程序、接著以制度要人噤聲、又不理民間提出的任何方案,只憑自己的意志行事,這怎麼說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民主。
*作者為獨立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