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雙塔,是台灣自行車愛好者的自我挑戰目標,參加者須以台灣最北端的富貴角燈塔為起點,在二十四小時內,騎自行車抵達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路程全長約520公里(走台灣西側),參加者通常會選擇每年十至十二月,順著東北季風南下以減少風阻。
若將西湖比西子,可以發現「2050淨零排放」與「一日雙塔」,兩者間存有許多的異同點,對我們因應「淨零排放」,這個既複雜又困難的挑戰,或許有所啟發。
首先,兩者皆有著時間上的壓力。
其次,參加者之條件及偏好不盡相同,諸如:體力、裝備、經驗、偏好路線、單獨或車隊、配速方式等等;甚或,有很大之差異。
再者,兩者之「時間跨度」不同,前者30年,後者為24小時。我們知道,在經濟的長期,所有的生產要素(土地、勞動、資本及企業才能)都是可以變動的,這個變數,可以帶給我們有很多的希望,但也可能是失望或炒作。
此外,在氣候變遷加劇下,國際社會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以避免溫升失控,在手段、方法及力度上,如政策法規、研發投資及技術創新等等),也會相對應的加大。
也就是說,非惟手段與方法是變動的,就連淨零排放的目標,也是不確定與變動的概念。
前述特徵,將引發一個嚴肅的議題,那就是決策的「道德風險」,尤其是對各國政府及企業來說。各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因應,例如:在各國疫苗管控及疫苗資訊的發布上,就是一個近在眼前的案例,顯現了各國政府、企業(疫苗製造廠)、民眾立場及利益之不同。
不論是以三十年、十年或五年最為規畫周期,都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跨度,加上淨零排放目標之不確定與變動性,要確保(政府)政策與(企業)決策之延續性、一致性,並保有一定的調整彈性,會是一件極為困難、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加以﹐各國既有政經體制及社會崇尚的價值,也不利於達成前述結果;更不用說,政府、企業、民眾三者在立場與利益上,本即存有之結構性差異與矛盾。
既有政經體制特色,無法支撐各國淨零排放目標之達成,是顯而易見的,在各國減碳情境及路徑之設定與選擇上,可以看出端倪。
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18年公布之全球升溫1.5ºC特別報告中,所列舉之四種情境為例,其中,P1情境是最簡單有效,最不需倚賴技術創新,氣候風險最低的情境,只要人類改變既有行為模式就可以了。但是,最容易的,卻往往是最困難達成的。P4情境則是四種情境中最複雜、技術不確定性及氣候風險最高的情境,但卻是各國爭相做為第一優先方案的情境。
再以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與法國 【永續發展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共同召集之【深度減碳途徑計畫】為例(探討如何在維持適當經濟成長率下達成2°C目標,由多國研究組織參與研究),研究團隊提出之能源轉型三大基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