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大潭藻礁是能源政策崩壞的照妖鏡

2021-12-07 06:50

? 人氣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左一)、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左二)、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左三)、蘇偉碩醫師(中)等人16日出席「籲請起訴蘇偉碩,全民公投審萊豬」記者會。(顏麟宇攝)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左一)、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左二)、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左三)、蘇偉碩醫師(中)等人16日出席「籲請起訴蘇偉碩,全民公投審萊豬」記者會。(顏麟宇攝)

為了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民進黨用了許多對立策略,例如:沒有三接會缺電、沒有三接要燒更多煤、中南部空汙會更嚴重等等。但結果欲蓋彌彰,反而突顯失控的產業、能源、空汙政策。要解決缺電、空汙的方法不是「發更多電」去因應產業現況,而是從源頭「抑制用電」,而這必須從檢討高耗能產業做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或許把失控的產業、能源、空汙政策歸咎於民進黨並不公平,但拿過去的錯誤當藉口並非執政者的擔當,更無助於往前走。何況從能源局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民進黨的耗電更兇,過去10年每年用電成長1.3%,未來每年用電卻要成長2.5%以上。

支持耗能產業,是能源失控的主因

也就是說,民進黨把用電成長等同於投資增加,這點經濟部長王美花在公投說明會中已經證實。她說:「經濟發展就是用電成長」,直接承認民進黨已加速偏離「低耗能產業」的軌道。

而她似乎對於用電成長感到自豪,「我們確實有非常高的製造業,有創新,有能力供給全世界,這就是台灣經濟發展。」

這種思維跟人為造成的氣候暖化很像,而為了因應暖化造成的環境危害,不斷介入更多工程手段去解決,結果就是製造更多問題。最後人類終於覺悟,要解決暖化就要從源頭減少排碳做起,我們需要全新的生產方式,以能源來說,需要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能源效率,同樣的電可以生產更多,最重要是抑制用電成長。

 20211125-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進行報告並備詢。(蔡親傑攝)
經濟部長王美花坦言經濟發展就是用電成長。(蔡親傑攝)

耗電產業享有低電價,是在鼓勵浪費

但經濟部的政策卻並非如此,才會得出「每年用電成長2.5%」的結論,而且以不合理的低電價、低水價、低土地成本吸引台商回流或外商投資。工業用電2020年比2019年增加31億度,增幅2.1%。工業用掉55%的電力,卻享有較低的電價,住宅用電平均每度2.55元,工業用電卻只要2.44元。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年8月在一場座談中說,台灣電價太便宜,引誘浪費,「龐大貿易出超拐個彎看是廉價出賣電力」。外商也不諱言低電價的誘因,2012年來台投資的日商台灣住電鋼線,在向總公司分析來台設廠的優勢時就提到:「台灣有低得驚人的電價」。

低電價、低水價、低土地成本也引來許多無法提高就業、薪資的吃電怪獸。例如2013年在彰濱工業區設立資料中心的台灣Google,2019年又在台南設第二座,接著去年宣布要在雲林設第三座。另一家外商微軟公司,也跟進宣布要在桃園南崁設資料中心。

而為了服務崩毀的能源政策,必須蓋更多電廠,燃煤也好、燃氣也好、或是再生能源,都是在增加供電的前提下做選擇,而這些選擇無論如何權衡,都無可避免在做破壞自然生態的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