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彥觀點:從深度生態視角看藻礁議題

2021-12-12 07:20

? 人氣

與紅藻球同時撈起來的是一堆海底軟泥,灰黑色,裡面有豐富的底棲有孔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底棲有孔蟲。
底棲有孔蟲。

軟泥中還有苔蘚蟲、指形軟珊瑚的鈣質骨針,有的還呈現美麗的粉紅色、淡黃色,暗示死亡未久,故仍保持色素(下圖)。

指形軟珊瑚為主的鈣質骨針。
指形軟珊瑚為主的鈣質骨針。

軟泥中也含有豐富的浮游有孔蟲(見下圖)、翼足類、矽藻,超微鈣板藻,表示上方海域陽光充足,生物生產力旺盛。

浮游有孔蟲。
浮游有孔蟲。

之所以不厭其繁地展示許多電子顯微鏡照片,是想告訴讀者朋友們,紅藻球本身就很小(直徑1到5公分),當然看不見太多大型生物,但是生態環境中有各種微小的生物,一定要用顯微鏡才能辨認。而在目前有關桃園藻礁的調查研究中,其實都還沒有檢視顯微世界中的生物多樣性。換句話說,生物多樣性的評估還屬於低估。

現生紅藻球的生長環境是淺海軟泥,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我們剖開的紅藻球,並沒有看到明顯的石塊,但必然有一顆最早的石質顆粒或生物碎片做為石灰質紅藻或表覆性底棲有孔蟲著床之基地。而海底還必須有其他底棲行生物或魚類因覓食而滾動這小紅藻球,讓原來陽光照射不到的藻球背面被翻滾到上方,而後微弱的陽光穿透到這60公尺深的海底,讓藻類型光合作用,繼續生長。這海底的滾動翻轉要持續、不定期的進行,微弱的海底暗流也有助力,藻球每年增長的速度可能只有幾公釐,因為其他的生物也來覓食、吃藻類薄薄嫩嫩的軟體,從而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啃食之後,下方的石灰質暴露,海蟲又來打洞作窩。石灰質的建造與破壞交互進行,可能好幾年也無尺寸之功。紅藻的造礁生物就像是水滸傳中梁山泊好漢在不容己的澆薄環境中建立一方屬於自己的山寨。當紅藻球長大、積聚夠多,在軟質底泥上鋪成一整片的時候,就是藻礁了。這時,它們才徹底改變了周遭,建造了有利於自己壯大的生態環境。

參 花蓮化石藻礁

再給大家看兩張古老的化石藻礁的照片,他們六百萬年前生長在東海岸山脈尚未隆起成陸的淺海海底。花蓮靜浦舊長虹橋的基礎建在兩岸出露的「港口石灰岩」上,基本上就是當年的「藻礁」(下圖)。藻礁發育在火山角礫岩上面,總厚度11公尺。

花蓮靜浦舊長虹橋。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官網)
花蓮靜浦舊長虹橋。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官網)

「港口石灰岩」初開始時期只是海底火山碎粒之間有些底棲有孔蟲、少量的表覆型有孔蟲與石灰質紅藻附生在火山灰顆粒外表,若干時日之後,藻礁發育,又慢慢形成珊瑚聚落,也就是花蓮土產/寶石店有在賣的、非常漂亮的「菊花石」(下圖)。當年這個珊瑚礁由於續有火山噴發,混入越來越多的火山灰與石粒,珊瑚礁又逐漸由紅藻礁取代,到了最後期,火山島因板塊運動的推動,越來越接近歐亞大陸邊緣,海水渾濁,藻礁退化成紅藻球,最後整個火山島墜落深海,藻礁絕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國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